第十二章 第三次
就算是发生了最坏的情况,只要你还在一日,北狄无论如何都不能越过长城。长城之兵只做一件事情,永远守好长城。能做到吗?”
孟溪再次单膝跪地,低头,双手抱拳举在胸前。
“请陛下放心。溪只要在一日,就誓死不让北狄越过长城一步,长城之兵必定永远守好长城!”
秦政转身面向孟溪,双手抓住孟溪的手腕,将孟溪扶了起来。
“朕替边疆万千百姓,帝国谢过将军!”
“溪,前几年,赵国遗族返回中原,李挽将军却还是留在了长城,现在怎么样了?”
“陛下,李挽现在在长城的赵地部分坐镇。”
“还是在长城上?不向长城南面走半步?”
“是。还是在长城守备,不下长城一步。”
“那就这样吧。他做到他说的了,朕也遵守了当时的约定,赵氏遗族去了中原,哪怕是当年他们参与了袭击亥儿的行动,也没有对赵氏赶尽杀绝。”
“陛下仁慈。”
“说不上,看后续他们还要做什么吧。去把苏叫过来,你先下去吧。”
“喏!”
秦政看着这绵延起伏的山川,一时竞有些出神,就连《帝皇经》的反噬,好像也没有那么难受了。
“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年!”
“苏,起来吧。”
“谢父皇!”
秦政转过身看向秦苏,秦国大公子,现在也是三十有六了。
“苏,你说北方北狄和中原六国遗族要怎么处理他们呢?”
“儿臣想让北狄为我们牧马放羊,六国遗民,儿臣没有想到合适的办法?”
“哦,怎么说?说说看。”
“是。北狄畏威而不怀德,所以只有征服和鲜血让他们明白。可是六国遗民,中原大地,他们哪里都可以找到生存的土壤,除非完全灭了他们,不然都是治标不治本。”
“嗯,苏明白就好,我们回去吧。你也在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喏。”
“朕明天就南下,去西蜀看看你二弟,然后去南方看看你三弟,最后转道东方三清山看看你三弟后就回京。”
“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守好北方长城。”
回去的路上,秦苏站在秦政的身后,赵承恩还是一如往常一般默默的站在斜后方跟着前进。
秦政缓缓的走着,心头千般思绪。
第二天,秦政一行十一人站在长城守备府门口外面,秦苏孟溪等人站在门口处送行。
秦政走了向马车处走去,走到马车边上的时候停了下来,转身看向守备府门口的秦苏和孟溪。
“孟溪接旨。”,声音突然从秦政的口中传了出来,所有的人都愣了一下。
然后才是齐刷刷的单膝跪地行礼,“臣孟溪接旨”的声音也才从门口处传到四方。
“封孟溪为长城王,驻守长城,封地为长城以南二十里。”
“臣孟溪领旨,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平身!”
“谢陛下”,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
“承恩,出发!”
“喏!”
“恭送陛下”,四下的人再次行礼,声音也整齐的响起。
秦苏站起身来,看向远去的马车。
身边站的不在是长城守备的将军,而是长城王。
帝国统一后的第一个王,也是目前唯一的一个王,更是唯一一个有实际封地的王。
当年灭六国的刘常刘安父子都未能封王。
而自己,到现在为止,也还不是太子。
思绪之间,向旁边的孟溪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