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三次
喜。
郑先生等人一如两个月前一般,走走停停,这次的路线是先去出西关,然后再转道南下西蜀。
到了西蜀之后,如之前在长城一般,在秦邦的带领下在西蜀的各个地方转悠。
过程中,无论是关于西蜀的风土人情,大街小巷,山关隘口,甚至是三教九流都是心中有数。
这块地方,秦邦熟悉从底层到上层的方方面面。
差不多也是两个月,秦政准备离开西蜀,继续南下。
走之前,秦政也同样问了秦邦两个问题。
如何治理天下万民?
何如对待六国遗民?
秦邦的回答。不封王,无军功不封侯,不实封封地,用部分六国遗民。
虽然有纸了,但是书籍要一本一本写,知识还是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
秦邦离开了,什么都没有说。
秦政等人在祁岩提供的情报中找到了秦羽,地处莽山的南边末端和西南高原的交界处,也是从中原的南海之滨到新南高原南面平原的必经之路。
秦羽在这里筑了一座雄关,被他命名为望南关。
秦羽每天都在这里看着南面那块丰腴的平原,但是现在他过不去。
原本跟来的500禁军,在第一战过后,到现在为止,还剩下200人左右。
但是,他们每一个人至少是一个什长,管理两个伍,每个伍有五个人,其中有一个是伍长。
从西蜀到望南关,一路南下,爬坡下坎,一行人历经两个月,穿过无数河流与丛林。
岭南这一路看过了,而部落之间的发展在岭南现在并没有什么成效,更多的还是军事方面的发展。
望南关东西两边完全不同类型的环境,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秦羽陪着秦政在望南关以西走了一大圈。
那里有了完整的文明了,整体的情况就是他们信神,信很多神。每人信一个神,人还不够。
土地,河流,老天爷赏饭吃,甚至说都不是赏,而是硬塞。
秦政都有些好奇,秦羽看着这么好的土地,居然没想着向关外多走一步,这可不像他的性格。
秦羽的回答是,对面块土地,与乱战千年的中原大地不同,自己过去,一不小心就是深陷其中并且毫无反手之力。
秦政点起头来,嘴角带笑,但是动作很隐蔽。
两个月,在望南关西面不远的范围内转悠着。
离开的时候,距离去年出阳京的时候,差不多过去了一年。
到了夏历二十二年。
走之前,秦政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岭南和六国遗族的问题?
秦羽没有给出答案,秦政也没有追问答案。
一行人沿着海岸一路向东,先去齐地,然后转西,到达三清山。
这条路的时间,花了超过四个月的时间。
三清山顶,木屋。
十四年前开始,这里常年只有戌灵子一个人。
七年前开始,这里多了一个亥灵子。
三年前,这里又多了两个人,午灵子和酉灵子。
三年时间,四人再次梳理了一边典籍、中原地理、十万大山的情况。
今天,这里又多了三人,秦政、赵承恩、孟江。
秦政的咳嗽频率增加了,身体也变得苍老了一些。
秦政等人没有在这里呆多久,三天。
走之前,秦政和秦亥两人站在木屋之外,看着山下郁郁葱葱的森林。
“亥儿,这天下无数黔首和中原千年来的诸子百家,你要怎么对待?”
“父皇,这天下黔首,我不知道要怎么对待他们,我没有如二哥般走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