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嗨,我是斯蒂芬·拉蒙特,《芝加哥论坛报》记者。”
“我得保持住自己少女般的身材啊。”
“这才是重点,哥们。海关没收了。就是占为已有,说它属于美国政府。墨西哥人对此毫无办法。”
“包括特写镜头,一共拍了五盒。每盒30分钟,原始素材就有两个多小时。”
“找我有事?”
他把手伸进我的薯条袋里,“那你要付出代价。”
“什么意思?”
“给我买个奶昔,纪念一下‘牛奶节’。”
我去柜台要了一份巧克力奶昔,但是他们给我的化学汤料里是否有一点真牛奶,很值得怀疑。然后我打电话给蕾切尔。学校两天前就放假了,她现在住在吉娜家,这时正和卡蒂在游泳池里玩。回到桌前,奶昔盒已经空了,还有我的薯条袋,而迈克正和一个留着胡须的男子交谈,那人穿着狩猎衫,肩上挂着个相机。
“当然不会是。”
“后来怎样了?”迈克问。
我往嘴里塞着薯条,“我们拍了多少?”
但卡塔赫纳在哥伦比亚,并不在墨西哥呀。
这时录音师让我们别说话了,他要开始录制鸟儿和小动物们苏醒的声音。一阵微风扫过草地,天空渐渐亮起来,那两棵树上的几片指状的紫色云朵慢慢染上了深红色。寒冷也逐渐散掉,只剩下几缕薄雾缠绕着玉米梗。我们在泥路上安顿好,等着太阳出来。
<hr />
“我的系列。我在为《论坛报》报道玛丽安的竞选情况。这会是个非常有趣的边栏新闻。”
“不是吧,”迈克说。
“据我所知,这车一开始就该属于美国。这些非法入境的劳工可能就是抢来的。”他摇摇头。
一小时后,我们靠咖啡和甜甜圈撑着,开车去了镇里。哈佛镇大约有6千人口,过去一直是乳品业中心,特别是二战期间。战争结束后,虽然农业人口减少,但一家摩托罗拉工厂还支撑着这个社区的经济。此外,为纪念该镇的历史,哈佛镇每年六月都举办为期四天的“牛奶节”。
“我才不信。”迈克说。
那人张开手掌。
“哥们,我发誓。我亲眼看到的,还有照片为证。”他拍拍他的相机。
我皱起眉头,“报道视频?”
“她来了,你和她说吧。”
“虽然我不想承认。”我双手在裤子上擦拭了下。
看样子应该为此钦佩他一下啰。我们握了手。
“你就是写玛丽安专题的那位。”
“你就是是制作芝加哥街头影视的那位。”他上下打量着我,“你现在做竞选视频?”
我僵住了,对他话语中的暗示很反感。好像我的水准降到了无耻的广告制作商级别一样。
“你之前就来考察过,是不是?”
迈克笑起来。拉蒙特皱起眉头——显然他没有孩子。
他双手摊开。
“抱歉。”
我们在镇中心广场开始拍摄。其他城市中心常有的阵亡无名军人雕像,这里却见不到,只有一个名叫“哈迈达”的黑白花牛雕塑优雅地立在广场上。广场上聚集了一小群人,玛丽安穿着无可挑剔的蓝白色圣约翰服装,用一把大剪刀剪断一条长丝带。随即人群欢呼喝彩,一大片气球飘上天空。我拍拍迈克的肩膀。他把镜头往上移,拍下了这一幕。
他笑了笑,“而且,不等你说,我用了中性密度的滤光片。光密度不是6就是9。”
“我希望可以合作。”
“合作什么?”
迈克扭过头,看到我走来,拇指朝我这边一指。
“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