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箕轮,万一孩子将来受到欺负,你会怎么办?”那天谈完工作,我和箕轮聊起育儿经。即将满两岁的女儿太淘气,搞得我每天筋疲力竭。我抱怨一通后,问箕轮这个问题。
回想起来,那是九年前的事。
箕轮有个儿子,比菜摘大一岁。箕轮小我一岁,但论起当父亲的资历,他是我的前辈。
“啊,霸凌问题吗?”箕轮皱起眉。他身材矮小,戴着眼镜,外表像脑筋死板的万年高中生。“这恐怕没有从世上消失的一天。”
“或许,孩童永远会在意与朋友的差异,想在竞争中赢过他人,差别只在程度的不同。个性愈温和、不懂反抗的孩童,愈容易成为霸凌的目标。”
“可是,认定受到欺负的原因是不懂反抗,似乎有些武断。”
“你不认为,受到欺负的都是温柔乖巧的孩童吗?”
“话虽如此,但以牙还牙不见得是好方法。举个例子,学习防身术确实有示警作用,不过,要是被认为‘这家伙最近太嚣张’,反倒会引起围攻。太过招摇只会造成反效果。”
“嗯,不无可能。”我感觉胸口一阵如针扎般的疼痛。“难道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法?”
“当上父亲后,对霸凌问题比自己是孩子时更敏感。”
我深深点头。十几岁的孩童,各自在有限的人际圈进行残酷的求生战斗。他们在学校生活中,一面得耕耘友谊,避免太出锋头而遭同学排挤,一面又得设法满足自身的表现欲。由于正值与双亲产生隔阂的年纪,根本开不了口求助。
“不过,我们也是这么长大。”
“没错,到头来孩子只能靠自己,双亲能帮的忙实在有限。只是……”
“一旦成为父亲……”
“还是无法视而不见。”我不禁苦笑,“美树最近常说,以后谁敢欺负我家女儿,她绝不会轻易放过。”
“我也是这样想,但怎么付诸行动?”
“假使霸凌的情况严重,有时投降撤退也是一种选择。例如,搬家或转学,反正就是逃得远远的。”
“倘若这是菜摘的希望,对吧?”
“嗯。可是,美树说,即使逃走也绝不会忘记这个仇恨。”
“原来如此。”
“首要之务,就是锁定敌人的身分。找出带头霸凌的主谋,及恶意起哄的帮凶。”
“换成是我也会这么做。”箕轮点点头。
“不管使出什么手段,都要找到敌人。”我不禁思索起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手段。雇用侦探?或私下缠着同学盘问?
箕轮笑道:“接下来呢?他们怎么欺负菜摘,就怎么欺负回去吗?山野边,你不是常常把‘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挂在嘴上?”
“不,美树的计划更具体,绝不让那些参与霸凌的孩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听起来挺吓人。”
“没错,只要欺负我们家的菜摘,就别想再过正常生活。等那些孩童长大,开始谈恋爱,甚至升学或就业时……”
“你们会如何报复?”
“设法从中破坏,下手要又狠又准。”语毕,我忍不住笑出来。
“怎么破坏?”
“比方,一旦发现目标与特定的异性产生感情……”
“然后?”
“就轮到我们上场。”
“像是发传单,将那家伙霸凌同学的事迹昭告天下?”
“这也是好方法。光是散播他的恶行便能影响恋人对他的观感,而且要想办法站在‘提供重要资讯’的立场才不会触法。其实,仅仅是知道两个大人千方百计要陷害自己,就是件非常可怕的事,不是吗?”
“如此一来,你们不就得一直当跟踪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