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忙打电话给在地方法院值夜班的朋友。那人查找后了解到确实有一份怀亚特在十七岁时被捕判刑的卷宗,他们会尽快印一份送来。
对一个喜欢拆卸东西的男孩来说,这个选择真是再好不过——因为trash-80袖珍型电脑是通往蓝色虚拟空间的大门,这个空间广裹深邃,错综复杂,由无数部件层叠构成,小到分子,大到仍在不断迸裂扩大的宇宙。在这个地方,求知欲永远可以自由自在地徜徉其中。
“随便猜的。”警官挂上电话。
“哪里都行吗?”怀亚特·吉勒特开心地问。“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他打开不告而取的雨伞,重新走进雨夜。
拆开,再装起来……
这点吉勒特清楚;他事先已查过该店的营业时间。“我很快就出来。”他向店员保证。按照社交工程的传统做法,他走进去挑了一套和他平常穿的样一式完全不同的替换衣服。
他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弄清事物原委,而做到这一点的惟一方法就是:将其拆开。
但是,很快他就开始拆卸、拼装所有中意的机械用品。在弄清楚滑轮、车轮、齿轮和发动机原理后,他对这些东西厌烦起来,兴趣随后转向电子。整整一年里,他折腾着音响、收录机和磁带放送机。
突然,托尼·莫特扫了一台计算机终端一眼,跳起来,喊道:“快看!”
想要什么尽管挑……
史蒂芬·米勒点着头记起了笔记。
吉勒特家里没有一件东西能幸免于难,逃脱男孩之手及其工具箱。
没过多久,真空管和电路板的神秘感便在男孩内心荡然无存,求知欲开始像饥饿感被重新唤醒的猛虎一般,潜行觅食,伺机而扑。
他很熟悉这一带——小时候他就住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想起那时候,曾经有妈妈的朋友问十岁的怀亚特足球和垒球相比,是否更喜欢垒球,妈妈回答说:“哦,他不喜欢运动。就喜欢拆东西。似乎那是他的惟一爱好。”
“先生,确实如此。你是怎么知道的?”
过去六个月里,他一直致力于这块电路板的研究,它才是他真正想带出监狱的东西——而不是那个用来盗打电话的红盒子。他故意将它塞进口袋让看守发现,希望通过这个办法能够一次过关,而无须再经金属探测器的检查。
“随便什么吗?”男孩望着货架上成百上千种的商品问。
弗兰克·毕肖普感觉到四周无言的巨大压力。鲍伯·谢尔登正在与当地警方协调。托尼·莫特和琳达·桑切兹也在通电话,核对线索。他们说话声音很轻,近乎肃然,透出众人誓把叛逃者重新抓捕归案的急切心情。
“你知道这东西值多少钱吗?”她会恼火地质问。
“怎么回事?”毕肖普问。
除了毕肖普,情绪最沮丧的要数帕特丽夏·诺兰,她同样将年轻人的逃跑视为对她个人的重大打击。毕肖普已经感觉到他们俩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至少她对黑客抱有好感。毕肖普不知她这种狂热的爱是否也落入某种俗套:能干有余而美貌不足的女性毫不动摇地爱上才华横溢的叛逆者,而对方则只是对她好上一时,随后便从其生活中消失。毕肖普不禁再一次(是这一天中第五十次了吧)想起自己的妻子詹妮,庆幸自己婚姻美满。
妈妈下班回家,常常会发现小怀亚特坐在她的多功能食品加工器前,兴致勃勃地仔细研究其部件。
他奔到终端机前,开始猛敲键盘。
他喜欢拆东西。
他想到父亲,个子高高的,仪态英俊潇洒,头发整整齐齐,那是过去当空军留下的习惯做派。儿子八岁时,这位爸爸曾带他到一家无线电商店让他给自己挑选礼物。“想要什么尽管挑。”
琳达·桑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