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章 死者
京来的三个大学生一直在鼓动。听说是锦浦高中的毕业校友。我向同学们说不要听他们的,可是现在的大学生那一套,搞起来比我高明多了。”

    伊丹无可如何地笑笑。想来这三名大学生,必定是今天搭龙宫号来的那一伙吧。

    “真糟,他们越闹,对公害问题就越不利嘛。”

    中原真有满肚子懊恼、伊丹点点头:

    “那是一定的,不但对公害问题不利,对吉川的立场也不利。万一他们这样就放弃公害调查,那么居民们会认为他们的调查只不过是一种玩儿。这样一来,三年来辛辛苦苦做下来的结果,全泡汤了。我敢说,那些资料,在专家眼里看来,也是绝对有价值的。”

    “这就是说,民众对冬木调查团也会更加信赖是不是?”

    “不错。冬木调查团已经做过中间报告了。其实,那种中间报告根本就是睁眼说瞎话,可是照目前情形下去,它会成了锦浦地方公害的实态。因为对抗的另一方,自己下台了。”

    “也许是一项败北。”

    “没错,是不折不扣的败北。”

    “那我的官司恐怕也只有一败涂地了。”

    中原说着几乎想咬牙切齿一番。如果冬木调查团的中间报告获得认同,锦浦便没有公害,而因公害而自杀为理由打起来的官司,自然也不免败诉了。

    在中原和伊丹双双落入暗淡的心情的当儿,跑新闻的日下部倒是斗志昂扬地在横街直闯着。

    不光是日下部一个人,其他报社的记者,加上电视方面的,也都兴致勃勃地在采访。

    在中原看来,这些记者们根本不像是在为追求真实而奔忙,对公害也似乎根本不感义愤。

    很明显地,比起公害问题,他们对凶案更感兴趣。所以才会在凶案发生之后,一夜之间就往锦浦这地方拥挤过来。

    中原担心他们的报导,会使公害的现实更加地隐蔽住。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传播媒体的工作,应该是阐明事实真相才是。可是在锦浦,越是报导凶案,公害问题便会越发地被隐饰。说不定这样的报导方式,比断定没有公害更糟糕。

    然而,不管中原如何力陈公害问题与凶案是不同的一回事,锦浦海水的污染依然没有改变,也没有人理睬。也有记者来向中原和伊丹采访,可是一旦中原他们开始说明锦浦的公害,记者们马上就兴趣索然。连好友日下部竟然也如此。他也对公害问题发展成凶案,比公害问题本身更关心。

    其实,这一桩凶案,还不一定与公害有关。凶手也未必就是吉川其人。可是看来他们已经认定吉川是不满冬木的调查报告,愤激之余才行凶,并沿这条线展开采访的。“公害杀人凶案”,这样的标题确实是吸引人的。在这种情形下,公害问题已经引不起人们兴趣了。

    这里的居民们也好像因凶案而闹成一团,不再对切身的公害有所关心了。

    在这种情形里,傍晚时分在市民会馆里举行了冬木教授的奠礼。

    这个消息是日下部带来的。他说:

    “主办单位是锦浦市公所和调查团,好像存心要把冬木教授造成悲剧英雄。就是说,冬木是为公害调查而殉职的。”

    这应是新闻记者眼的见解,可是中原却觉得不能一笑置之。一个人的死,无疑是最上乘的宣传材料。事实上,冬木之死也确实给冬木调查团的中间报告添加了不少份量。

    中原和伊丹、京子两人一块去看奠礼。他内心里有一份希冀,说不定能抓到发现真凶的线索。

    到了礼堂,这才知道日下部的话一点也没错。

    会馆前面排着无数的花环,一直排列道路两旁。大部分都是相关产业工业区的各厂送来的,也有渔会送的。

    电视转播车停在会馆前,几个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污染海域简介 >污染海域目录 > 第四章 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