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乌金贝隆
会出现在眼前的“海市蜃楼”中?想当初,自己在《山海经》中看到关于它的记载时还不以为然,如果“海市蜃楼”都有真实参照物这一说真的成立,那岂不是说这个世界的某一个地方真的有这东西存在?
楚风苦笑着回过神来。与其相信这种动物的存在,还不如接受海市蜃楼参照物发生异变这种说法。至少后者比较有“科学依据”。
就在这时,他听见了身边激动的呼喊声,蒙语、藏语都有,但有一个词的发音是一致的——“乌金贝隆”!
第一十八节天书与手杖
“乌金贝隆”来自莲花生大师的一部经典——《五部遗教》。莲花生是把佛教从印度带到西藏的大师,因此在藏区莲花生被认为是第二佛陀。在《五部遗教》里,这位大师预言,世间有一处圣地叫“乌金贝隆”,那是有缘的凡人可以进入的理想国度。
“乌金”本来是个地名,就是莲花生大师的诞生地,古代印度的一个小邦国。但“乌金”这个词在梵文当中本意是“飞行”。贝、隆这两个词直译过来,就是“一个隐藏起来的山谷”。因此,“乌金贝隆”常常会有两种译法,一种被翻译为“莲师秘藏”;另一种则被译为“会飞的山谷”。据说在纯洁无垢之人的带领下,人们只要充满善良的愿望,保持一颗纯净的内心,就有可能进入这样的山谷。而一旦进入之后,你身后的山谷就会自动合拢,进去的人会非常幸福,而外边的无缘人,就再也找不到它的踪迹了。
历史上,希望寻找到“乌金贝隆”的人络绎不绝,而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更出现了一个寻找“乌金贝隆”的声势浩大的行动。
先是1953年,一位被认为是活佛转世的孩子,因为他非常灵异,可以梦见第二天会发生的事情,从而吸引了不少追随者。由于这个孩子从小与一只山羊为伴,故被称为“山羊喇嘛”。忽然有一天,他得到了一本“天书”,这个才五六岁的小喇嘛就宣称他能带领大家找到传说中的“乌金贝隆”。然后,他的信众便追随他上路了。
一路上,他们历尽艰辛,往往无路前行之时,山羊喇嘛不是靠着天书指路,就是把自己的手杖扔向天空,完全凭着神的启示,带着他的信徒前行。一年后,他们到达了位于新疆和静县境内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
如果这件事仅仅是一段小传奇的话,还有更传奇的。五年后,更大批的后来者在另一位据说能止住“僵尸瘟疫”的大能活佛带领下,同样靠一本“天书”的指引,从藏北来到了新疆,与山羊喇嘛会合了。令人奇怪的是,这位大活佛所带领的信众与山羊喇嘛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而且事先他们并没有约好,却惊人地走上了同一条路线。
那些后来者的精神领袖名叫扎那仓巴,他手里有“天降的神谕”,据说一路上他都严格按照书中所指的方向,引领众人前进。现在还活着的一些当事人仍清晰地记得,当时书中所写的一切都被验证:书中写到要往北走,会遇到什么样的山,他们就遇到了什么样的山;书中写到他们会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他们就到了塔克拉玛干。
前后近千人到达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刚一开始看到这个草能没到马肚子的草甸子,他们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传说中的“乌金贝隆”。后来他们在这个水草肥美的地方生活了三十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因为没有藏语学校,导致这批藏民的孩子无法学习母语,后来在政府的协调下,这批藏民又全部回迁到了藏北。但有少数藏民又迁了回来,至今居住在这片广袤的大草原上。
小喇嘛秀旺阿吉的阿爸就是回迁的藏民。他在巴音布鲁克出生,长大后娶了当地一位蒙古姑娘,回迁的时候两人痛苦不已,一个要走,一个要留。小喇嘛的阿爸在一次借酒消愁之后对着自己的妻子挥了拳头,这一下,夫妻离婚。小喇嘛的阿爸回了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