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带,多了一顶帽子,这顶帽子里露出了扎有彩色丝带的发辫。孩子们几乎赤身裸体,冬天为了取暖就蹲在炉边,睡在热乎乎的灰烬里。

    个头矮小但很结实,是出色的骑手,敏捷灵活,靠一些用水煮熟的加有马肉片的面糊为生;然而是冷酷无情的酒鬼,经验丰富的盗贼,一字不识,极端迷信不可救药的赌徒,这就是在高加索大草原上不断地跑来跑去的游牧者。马车穿过他们的一个科托纳,几乎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稍微停下手里的活儿看看这些旅行者,因为至少有一个游客在很有兴趣地观察他们,也许他们曾向在路上奔驰的马车投去羡慕的目光。不过对于凯拉邦大人来说,幸运的是他们没有在那里停留,才得以在没有用马去交换卡尔穆克人扎营的小木桩的情况下到达了下一个驿站。

    绕过泽姆海湾以后,马车走上了一条夹在海滨的头几座山梁之间的窄道,但是穿过山梁之后就明显地宽了起来,变得好走了。

    晚上8点钟,到了格朗西克村。他们在这里换了马,简单地吃了晚饭,在9点钟又出发了。他们连夜赶路,天空时而多云,时而布满星星。秋分时天气不好,他们在浪涛的拍岸声中,于第二天早晨7点钟到达贝雷戈瓦亚村,中午到达哥舒巴村,晚上6点到达邓金斯克村,午夜到达纳布斯克村,第三天早晨8点到达格罗温斯克村,1点到达拉科夫斯克村,再过了两个小时就到了杜夏村。

    阿赫梅本来不想抱怨什么。旅行平安无事,他感到很高兴。但是平安无事却使范·密泰恩觉得恼火。他的记事簿上确实只有一堆堆枯燥乏味的地理名称,没有一点新的观感,没有任何值得记住的印象!

    在杜夏村,马车要停两个小时,因为驿站站长要去找他的正在放牧的马匹。

    “那好,”凯拉邦说,“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尽量舒舒服服地吃顿晚饭吧。”

    “对,吃晚饭,”范·密泰恩也说。

    “让我们好好吃一顿,要是可能的话!”布吕诺望着自己的肚子小声地说。

    “也许这次休息,”荷兰人又说,“会给我们带来一点旅途中缺少的意外事情!我想年轻的阿赫梅朋友会允许我们去透透空气的吧?……”

    “直到马来了为止,”阿赫梅答道。“现在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九天了!”

    杜夏旅馆相当普通,建在名叫德西姆塔的小河边上,湍急的河水是从附近的山梁上流下来的。

    这个村子很像哥萨克人的村子“斯塔米斯迪”,有栅栏和大门上面有个方形的小塔楼,有哨兵日夜监视。房屋都在浓密的树荫下面,高高的茅屋顶,涂有粘土的木板墙,住在里面的居民的生活即使不算富裕,至少也不至于贫困。

    此外,由于与东部俄罗斯乡村的不断接触,哥萨克人几乎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有的特性。但是他们依然勇敢灵活、富于警惕,是委托他们警戒的军事防线上的出色卫士,因而无论是在对长期造反的山民的追捕中,还是在马上的比武或竞赛中,他们都被正确地视为世界上第一流的骑手。

    这些本地人的服装已经和高加索山民的服装互相混同,但是从他们的优雅动人的体形上,还可以辨认出他们源自一个优秀的种族,在高高的皮帽下面也不难看出这些坚强有力的面孔,浓密的胡子盖满了整个颧颊。

    当凯拉邦大人、阿赫梅和范·密泰恩在旅馆的餐桌旁边坐下的时候,端上来的饭菜是从附近的“杜坎”里拿来的:猪肉商,屠夫食品杂货商往往在这种杜坎里同操一业。这顿晚餐有一只烤火鸡,加牛奶干酪块的玉米面蛋糕,这种蛋糕名叫“加夏普里”;必不可少的传统菜“布利尼”,就是一种加酸奶的油煎鸡蛋薄饼;然后是鱼,几瓶浓啤酒,几小瓶伏特加,这是烈性的烧酒,它在俄罗斯人当中的消耗量令人难以置信。

    说实施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环游黑海历险记简介 >环游黑海历险记目录 > 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