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六章
一句亲切的话告诉他您会到君士坦丁堡去找他的,当您乐于回到那里去的时候!”

    “这么做不合适,”范·密泰恩说。

    “但是很慎重,”布吕诺答道。

    “那么你觉得自己是很值得同情的了?”

    “太值得同情了,再说,我不知道您是否发现,我开始消瘦了!”

    “不太瘦,布吕诺,不太瘦!”

    “不!我很清楚,再照这个样子吃饭,我很快就会变成骨头架子了!”

    “你称过了吗,布吕诺?”

    “我在刻赤就想称的,”布吕诺答道,“可是我只找到一台称信件的秤……”

    “用那杆秤没法称吗?”范·密泰恩笑着问道。

    “没法称,我的主人,”布吕诺严肃地答道,“可是不用多久,它就足够称您的仆人了!——您看,我们是否让凯拉邦大人走他的路?”

    当然,范·密泰恩对这种旅行方式也并不高兴,因为他为人正直,性格稳重,从来不匆匆忙忙地办任何事情。不过要得罪他的朋友凯拉邦,抛弃他,这种想法是如此令人不快,他不能让步。

    “不行,布吕诺,不行,”他说,“我是他的客人……”

    “一个客人,”布吕诺喊道,“一个不是走一公里而是被迫走700公里的客人!”

    “这无所谓!”

    “请允许我对您说您错了,我的主人!”布吕诺反驳说。“我是第10次跟您说了!我们的倒霉事情还没有完呢,而且我有一种预感,您也许会比我们更倒霉!”

    布吕诺的预感会实现吗?未来会告诉我们的。无论如何,事先通知了他的主人,他就尽到了作为忠诚的仆人的责任,既然范·密泰恩决定要继续这次荒诞无稽而又劳累不堪的旅行,他当然也只能跟着了。

    这条海滨的路几乎一直是沿着黑海的海岸延伸的。有时它离岸稍远一点是为了避开地面上的某个障碍,或者通向某个旁边的村镇,但至多只偏离几俄里。几乎与这条路平行的高加索山脉的最后的分支,刚刚消失在这些人迹罕至的海岸的边缘后面。在东方的地平线上耸立着它终年积雪的顶峰,就像一根用长短不齐的鱼刺伸向天空的鱼骨。

    下午1点钟,他们在离拉耶夫斯卡亚镇七公里的地方,开始走上沿着泽姆小海湾的道路,以便再走八公里到达格朗西克村。

    看得出这些村镇彼此相距不远。

    在黑海各县的海滨地带,差不多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县。不过除了这些房屋集中,但有时也不比村庄大多少的地方之外,这个地区几乎荒无人烟,经商的多是沿海航行的人。

    这条位于山脉脚下和大海之间的狭长地带令人赏心悦目。地面上树木繁茂,都是一片片的橡树、椴树、胡桃树、栗树、法国梧桐,野葡萄的四处伸展的蔓枝像热带森林里的藤一样缠绕在树上。田野上到处都有鸣叫着飞起来的夜驾,而大自然则是这些肥沃的土地的唯一的播种者。

    将近中午的时候,旅行者们碰到了一个卡尔穆克人的游牧部落,这些人分成“乌鲁斯”,每个乌鲁斯包括几个“科托纳”。这些科托纳是真正的流动村落,由一些“基比卡斯”即帐篷组成。帐篷按酋长的意愿随处扎营,有时在草原上,有时在绿油油的山谷里,有时在水流边上。人们都知道这些卡尔穆克人源自蒙古人。他们从前在高加索地区数量极多,但是在俄罗斯政府的限制下——如果不是欺压的话,他们已经大量地迁移到亚洲去了。

    卡尔穆克人保持着特有的风俗习惯,范·密泰恩在他的记事簿上写着这些男人穿一条肥大的长裤,一双摩洛哥皮的靴子,一件“卡拉特”,也就是一种宽大的外套,还有一顶用一块包着羊皮的布缠成的方帽子。女人的服装和男人差不多,只是少了一根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环游黑海历险记简介 >环游黑海历险记目录 > 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