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偈那微微张开的裹尸布!”
,最后,他们又怎样被人搭救并被送回祖国的?我倒很想知道。乘坐一只单薄的短桨小船,穿过二十多度地区,再次越过极地大浮冰,回到最近的陆地,阿瑟·皮姆的日记又怎么能丝毫没有提及返程中的事件呢?……有人会说,阿瑟·皮姆还未来得及提供自述的最后几章就死了呀!……好吧!即使如此,关于归途,他一个字也未向《南方文讯》出版者提及,这难道真实可信吗?……德克·彼得斯既然在伊利诺斯州居住数年,为什么对这次历险的结局保持缄默呢?……是否只字不提对他有利呢?……

    据兰·盖伊船长说,他去了凡代利亚,因为小说中谈到德克·彼得斯住在凡代利亚。但是兰·盖伊船长没有遇到德克·彼得斯……这我倒相信!我再重复一次,与阿瑟·皮姆一样,德克·彼得斯也只是存在于美国诗人令人头脑发昏的想象之中……他能够将纯属虚构的东西强加于某些人的头脑,使他们相信确有其事,这难道不是证实了这位天才的非凡威力么?对这一点,恐怕是没有异议的。

    我很明白,兰·盖伊船长已无法摆脱他的固定看法。再次与他争论,再次提起这些未曾说服他的论据,是不知趣的。他比以前更加面色阴沉,沉默寡言。除非必要,他从不在双桅船甲板上露面。每当他在甲板上出现时,他的目光便固执地扫视着南方天际,仿佛要极力刺透它……

    也许,他似乎望见了那烟雾的帘幕,上面有一条条宽宽的斑马纹;望见了高渺的天空,无法穿透的黑暗使天空更加显得其厚无比;望见了乳状深海迸射出熠熠闪光;望见了雪白的巨人透过瀑布的漩涡为他指明道路……

    我们的船长真是个奇怪的偏执狂!幸好除了这个题目以外,他都还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作为海员的优点,也都仍然完好无缺。我所能设想的一切忧虑并没有变成现实的危险。

    应该说,我觉得更有兴味的,是要发现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兰·盖伊船长对“珍妮”号所谓的遇险者如此关切。即使把阿瑟·皮姆的自述当作是真有其事,并且假设英国双桅帆船确实穿过了这无法逾越的海域,又何必如此无谓的惋惜呢?在发生了爆炸和扎拉尔岛土著人制造的坍塌之后,即使“珍妮”号的某些水手、船长或军官有人幸存下来,从情理上说,还能指望他们仍然活着吗?根据阿瑟·皮姆指出的日期,从事情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一年。即使这些不幸的人逃出了岛上居民的掌心,从那时到今天,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怎样获得衣食而不致全部送命呢?……

    算了吧!虽然这些假设毫无根据,我怎么也开始郑重其事地讨论起这一类假设来了呢?再进一步,阿瑟·皮姆、德克·彼得斯、他们的伙伴、消逝在南极海面大浮冰后面的“珍妮”号,我是否也即将相信,他们都确曾存在过呢?是否兰·盖伊船长的癫狂症也感染了我?事实上,刚才我不是发现自己在无意之中也将“珍妮”号向西航行走过的路程与“哈勒布雷纳”号驶向特里斯坦达库尼亚所走的路程进行比较吗?……

    那天已是九月三日。如果不发生什么延误——如果发生,也只会来自海上的意外——我们的双桅船再过三天就要进港了。这群岛屿中主要岛屿的海拔相当高,天气晴和时,远远就能望到它。

    那天上午十点到十一点之间,我在迎风一侧从船头到船尾散步。海水波浪起伏,汩汩作响,船只在水面上轻轻滑过。仿佛“哈勒布雷纳”号是一只巨鸟——阿瑟·皮姆提到的一只巨型信天翁——正展开宽阔的翅膀,穿过空间,带着整个的船只飞翔。是的!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头脑来说,这已经不是航行,而是飞翔。船帆在跳动,正是拍打着翅膀呀!

    杰姆·韦斯特站在卧式锚机旁,船头的三角帆荫蔽着他。他将望远镜贴在眼睛上,在左舷海风下,注视着两三海里外一个漂浮的物体。好几个水手俯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冰岛怪兽简介 >冰岛怪兽目录 > 第六章 “偈那微微张开的裹尸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