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七章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乎独立的海洋地带。最初是一个葡萄牙人发现了它,他的名字便成了岛名。一六四三年荷兰人来此探险,一七六七年法国人来此探险。后来几个美国人到此安营扎寨,捕捉这一海域中数量众多的海豹。最后,英国人又很快接替了他们。

    “珍妮”号在此停泊的年代,一位前英国炮兵下士,名叫格拉斯的,统率着这块二十六个人的小小移民地。他们与开普敦进行贸易,全部船只只是一艘吨位有限的双桅帆船。我们靠岸时,这位格拉斯手下已经有了五十名左右臣民百姓。而且,正如阿瑟·皮姆指出的那样,“没有得到英国政府的任何帮助”。

    群岛四周海深约在一千二百到一千五百寻之间,赤道暖流沿群岛而过,向西偏去。群岛受西南信风带制约,暴风雨为害极少。冬季,漂浮的冰块常常超过群岛纬度十度以上,但从未下行到圣赫勒拿岛附近——大海豚也一样,它们的天性不喜欢温度较高的海水,也从不光临这里。

    三个岛屿鼎足而立,相互间由不同的航道分开,宽十余海里,通航方便,沿海终年不冻。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岛周围,海水有百寻之深。

    “哈勒布雷纳”号一抵港,便与前炮兵下士拉上了关系。此人十分和善可亲。兰·盖伊船长让杰姆·韦斯特负责装满水箱、购置鲜肉和各种蔬菜。杰姆·韦斯特对格拉斯的热情周到赞不绝口。格拉斯则指望能卖个高价,他果然如愿以偿。

    我们刚一抵达就发现,要在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将“哈勒布雷纳”号装备起来,到南极洋去进行计议中的远征,是无法找到必需的物资的。从食品来源,可以肯定,航海家经常光顾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十分有益。航海先驱们已将各种家畜品种引进了这个群岛,羊、猪、牛、家禽等等,大大丰富了这里的食物来源。美国帕特恩船长上一世纪末率领“实业”号来到这里的时候,只见到几只野山羊。比他稍晚些时候,美国双桅横帆船“贝特西”号船长考勒库恩在这里种植了葱头、马铃薯和其他蔬菜。岛上土壤肥沃,蔬菜茁壮成长。至少阿瑟·皮姆在其自述中是这样讲的,没有理由不相信他的话。

    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我现在谈到埃德加·爱伦·波的主人公时,就好像谈到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我再也不怀疑其存在了。兰·盖伊船长没有就这个问题再次询问我,我颇感意外。显然,从帕特森记事簿上辨认出来的消息如此确切,不可能是临时编造出来的。我如果不承认自己的错误,那未免太不知趣了。

    如果说我还有些犹豫不定的话,现在又出现了一个不容置疑的证据,补充了“珍妮”号大副的话。

    停泊的第二天,我在安西德伦上岸。美丽的海滩上,沙色灰黑。我甚至考虑到,是否将这里的海滩误植于扎拉尔岛上了,说扎拉尔岛上到处皆是这种丧葬的颜色,绝对排斥白色;岛民见了白色就大惊失色,甚至虚脱或惊厥。会不会阿瑟·皮姆产生了某种幻觉,把这种不可思议的效果说成是千真万确的了呢?……“哈勒布雷纳”号如果有朝一日抵达扎拉尔岛,这个问题就会水落石出了……

    我遇到了前炮兵下士格拉斯——膀大腰圆,身体保养得很不错。外表看上去相当狡猾,我得承认这一点。他虽已年过花甲,头脑灵活丝毫不减当年。除了与开普敦、福克兰群岛进行贸易以外,他还进行大宗海豹皮、象海豹油的买卖,生意十分兴隆。

    这位自己任命、又得到这小小移民地承认的总督,似乎很喜欢聊天。我也就从我们第一次见面时起,毫无困难地与他搭上了话。这次谈话估计是很有趣味的,而且不仅仅在某一个方面上如此。

    “经常有船只在你们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停泊吗?”我问他。

    “不多不少,正好,先生,”他回答我说,两只手交叉在背后搓来搓去,据说这是他年深日久的习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冰岛怪兽简介 >冰岛怪兽目录 > 第七章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