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发生的是哪门子的变故
。
相传,齐国的庖族本是奴隶之族,后来却因为烹煮牛肉有着独到之秘,便被齐国君王纳入御厨之中。
庖族的解牛之术,最重要的关键,便是对牛类的肢体、骨骼、筋络有着独到的了解,在常人的眼中,也许看见的是一头牛,但是在庖族的眼中,看见的却是一条条的经脉、骨骼、筋络。
据说,到了解牛之术最精深的境界,讲求的是心随意至,刀随心走,如果是真正最出色的庖族解牛高手,甚至可以蒙着双眼,独力将一只牛分解成片片的骨骼、筋肉。
但是这庖族的解牛之术毕竟只是一个传说,因为庖族的人丁极为稀少,再加上这个家族的人们喜欢悠游四海,行踪飘乎不定,自从脱离了奴隶身份之后,也许是为了弥补几代以来的不自由,庖族之人足迹遍布各国之间,很少有人长期定居在同样一个地方。
而偶然有机缘巧合的人遇上了庖族之人,传得了几分解牛神技,便足以成为当世的刀工高手。
在东周初年的时期,封国间最负盛名的刀工高手,便是来自宋国,据传曾经得过庖族之人指点的“解牛神”南宫述。
而南宫述正是与易牙等人共同进入第二轮斗赛的厨艺高手之一。
如果易牙在这第二关想要拔得头筹,最大的劲敌,当然便是这深谙庖族刀法之术的“解牛神”南宫述。
第二轮的斗赛比的是刀工,齐国司礼单位的安排自然又有所不同。
这一次他们在广场上架起了十座刀台,每座刀台旁满满地插着各式各样明晃晃的尖刀,有大有小,有粗有细,几乎是和厨艺有关的刀子,都巨细无遗地陈列在上面。
而这场刀工大赛规定要在当场宰杀处理一样活物,因此在十座刀台旁便围出了一具兽栏,在兽栏中有牛有羊,有鸡有天鹅,更有一座池子,池中养了各式的水族生物,以备十位名厨挑选出自己最擅长处理的牲畜。
第二轮入选的名厨之中,有几个是广为人知的国际知名大厨,像是以刀工闻名的宋国“解牛神”南宫述,料理宫廷巨宴最有名的郑国名厨东关常优,来自许国的“无相居”传人许恶,除此之外,还有来自纪国、晋国的知名大厨。
齐国的礼官一声令下,十名入选的大厨便鱼贯而出,在礼官手中的金盘中抽签决定出赛的顺序。
第一个抽中的,便是这次刀工斗赛中,得胜呼声最高的“解牛神”南宫述。
只见那南宫述像是个黑色巨神一般,大吼一声,摊开毛茸茸的胸膛,大踏步走到兽栏前方,略一环视,便走人畜栏,硬生生将一头小牛空手抬起,扛在自己的肩上,走回广场。
那小牛在南宫述的肩上不住悲鸣挣扎,却仍然无法挣脱地的神力束缚。
南宫述大喝一声,便将小牛重重地放在台上,手上明晃晃地亮出一柄尖刀,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样的手法,那小牛的颈上便是血光进现,鲜红的热血像是涌泉一般地溅洒在一个大木盆里。
等到血放得差不多了,南宫述闭目凝神,过了半晌,他圆睁怒眼,便以迅疾如风的手法开始支解那只热血已然放尽的小牛。
夷羊九在人群之中张大了口,看着这难得一见的解牛神技,看见南宫述的刀光如雪,雪花过处,小牛的肌肉一片片地无声无息卸了下来。
看来,这个“解牛神”果然名不虚传,光是这样迅捷的刀法,便是围观众人生平仅见。
夷羊九看得正出神的时候,冷不防耳旁和传来一个熟悉的语声。
那语声声量并不高,但是却离他的耳朵极近,因此虽然人群中有着议论纷纷的声响,那语声说的话却还是一字一字清晰传人耳中。
“不行不行,这样的刀法哪算得上是庖族的神技?无神无心,无形无意,当真是丢了庖家的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