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少年人的愤怒
延和低头叹息一声道:“这个孽障真的让我、操碎了心,往日里在我眼皮子底下,总是唯唯诺诺的,谁知道出了门,就原形毕露,就朝堂刚才他那做派,确实难登大雅之堂,让他去陈生的军中磨砺一番,也不无不可。
对了,提起陈生的大军。不知道二位大人可有陈生的消息了,眼下京师被围,总该飞鸽传书或者八百里加急,让他回师援助京师吧?
此时距离京师最近的军队也就是忠武侯这支大军了。”
“呵,这件事情自然不是我们能了算的,这些日子确实有人提议让忠武侯回援,陛下也同意了,甚至飞鸽传书出去了。但是一直渺无音信,不知道是忠武侯抗旨不尊,还是圣上改了主意。”李东阳苦笑着道。
“陈生我了解,他不会抗旨不尊的。肯定是陛下这边出了问题了。只是陛下为什么拒绝呢?这可是唯一能够拯救京师的军队了。”
谢迁道:“扬兄,糊涂啊,花当也有数万大军,若是忠武侯回援,岂不是相当于放了猛虎出笼,若是鞑子合兵一处,咱们要面对的麻烦反而更大了。”
杨延和顿了顿道:“那也不能这样拖着吧。要知道这鞑靼的三皇子也不是等闲之辈。莫非陛下心中有了有了想法了?”
“应该是吧。不过最近这段时间,陛下和内阁的关系并不和睦,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并不是很多。”李东阳感慨道。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隐隐约约有些担忧。”
“担忧什么?大明自立国以来,京师遇到的进攻还少吗?他们那一次攻占下京师来,只要京师还在,大明就没有任何问题。”
“希望如此吧。”杨延和笑起来,“对了,我听最近有些官员在浮云楼过得挺潇洒啊,内阁是不是应该整饬一番。”
“这事儿可不归我管,这个是马文升大人的吏部该管得的事情,再不济那也是御史台们的工作,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你莫非让我们堂堂的内阁大员去弹劾些下三滥的人物?”
谢迁笑着道:“况且这些人中有不少朝廷中的老人,他们的辈分都很高,很多人在成化朝就已经是一方大员了。
如今不少到了致仕的年龄,我也不好做这个恶人。这个时候朝局那么混乱,内阁也不能随意树敌。”
李东阳道:“御史们的奏折我也看了,人家只不过是风花雪月去了,算不上什么大事儿,秦淮河那边大人不也是夜夜笙歌。况且,我听闻他们做的大多数都是读书人的风雅之事,咱们没有道理去管人家。毕竟六部个部堂的工作,人家也没有落下过。”
从头到尾,李东阳和谢迁都没有再提帮助杨慎上位的事儿,两位大人絮絮叨叨的了不少朝局的事儿。
让本来以为对朝局颇为了解的杨延和反而疑惑了不少。
忽然他感觉朝局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不然内阁不会陷入这种只关心民间疾苦,不关心朝中政局的状态。
杨延和不是愚蠢的人,他稍微思索,就明白。
每个这群人,定然是倒向了圣上,只不过他们为了文人的名誉,没有正大光明的宣布这件事儿罢了。
杨延和辞去离开之时,依然是夜色深沉。
“父亲可将我的事情跟二位大人了?”回去家里的路上,杨慎颇为自得的道。
杨延和看了杨慎一眼,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了,不过人家没有同意。”
“不该啊,我看着两位大人,不像是那种迂腐无能之人。怎么拒绝了呢?莫非他们嫉妒我的才华?”
“指挥内阁大学士家里的管家东跑西跑挺威风的吧?”杨延和问道。
杨慎脸上并没有丝毫的慌张,自得的道:“父亲的是,以前我曾经以普通学子的身份拜访这位大学士,可是这大学士家里的仆人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