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孟县令误抓好人
,綦江百姓不愁盐吃。几十年动乱,盐路不通,綦江百姓吃盐艰难,动乱平息了,可是盐道两旁高山峻岭中仍藏着大股小股的强盗,出没抢劫路人,商人仍然不敢运盐进贵州。綦江缺盐,百姓苦不堪言,孟县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重庆府委派盐引商人运来了盐,孟知县感谢知府大人为百姓考虑周到,特地让衙役收拾干净衙门旁边一间闲置的草屋,准备了量盐的秤和升斗,县衙门还贴出了告示,让四乡百姓到县城买廉价供给的盐巴。
百姓听说重庆府委派盐引商人送来食盐,廉价卖给,人人欢喜,卖盐的店铺前挤满了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店里的伙计对前来购盐的百姓十分客气,秤称得准准的,升斗抹得平平的,买盐巴的乡亲个个称赞盐引商人公平买卖,不欺老弱。一位年过六十的婆婆,身上穿得破破烂烂,提着一个裂了缝的破瓦罐来到卖盐巴的店铺前,大声说:“老板,我快半年没有吃盐巴了,家里没有钱,买不起盐巴,现在有了廉价盐,可以尝到盐味了。”老人拿出了两文钱,要买半斤盐巴,刚好周兴在店里,看见老人可怜,关心地问:“婆婆,你家没有其他人了,你来买盐巴?”
老人叹了一口气说:“我家在高山,儿子两年前被老虎叼走了,儿媳带着孙儿改嫁,家里只剩下我一个孤老太婆了。”
周兴让店里的伙计称了一斤盐巴给老婆婆,没有收钱。
孟县令换了便衣,混在买盐巴的百姓中观看盐引商人卖盐,看到周兴诚实经商,公平待人,心里十分高兴,他完全放心了,悄悄离开了卖盐巴的店铺,回了县衙门。
重庆府派来盐引商人卖廉价盐的消息传到了东溪场,陈雄义已经得到罗娟捎来的信,知道来綦江的盐引商人是周兴,心里高兴,安排小铁匠、陈松领着兄弟们清理垮塌山洞里的石块泥土,急匆匆赶到东溪场,到大雄宝殿找到普慧大师,邀约一同到綦江县城去看周兴卖廉价盐。大师听说周兴做了盐引商人,哈哈笑了,大声说:“好啊,我们救了一个善待百姓的好商人,好!一同到綦江县城看望周兄弟,如果他带的人手不够,我们就帮他卖盐巴,为乡亲们做好事。”
普慧大师吩咐李忠贵在庙里好好读书,起了一个早,随陈雄义赶往綦江县城,心里高兴,脚下步子迈得快,黄昏时分便到了綦江县城,找到了周兴的盐引商店。
周兴正准备赶到东溪场去看望陈雄义,询问鱼沱山采石炼铁情况,把罗娟妹子的关心捎去,想不到陈雄义和普慧大师到了,两人是把他从强盗手中救出来的大恩人,不敢怠慢,他把手里的生意交给店伙计,带着陈雄义和普慧大师来到县城最好的一家饭店。动乱中綦江县城房屋被毁,城里的人没有力量修建好的房屋,不论饭馆酒店,都是泥墙草顶,不过,綦河产肥鱼,山上有野物,能做出美味的菜肴。周兴叫了酒菜,陪着陈雄义和普慧大师吃菜喝酒,为两位恩人接风。
陈雄义高兴地说:“周老弟,想不到你做了綦江的盐引商人,以后到綦江开店经商,为乡亲们多做好事。”
周兴感激地说:“没有陈大哥和普慧大师冒险把我从强盗窝子里救出,我恐怕已经做了强盗的刀下之鬼,两位的恩情,终生不忘。”
普慧大师笑着说:“周施主一心向善,为綦江百姓造福,我们没有救错人。”
三个人说说笑笑,喝酒吃菜,直到夜深。
李仁洪终于决定向官府告发陈雄义绑架妻子勒索钱财的事,他中了黄明星、王秃子的离间计,以为绑刘召儿肉票的就是陈雄义。
刘召儿回家后的一天下午,天阴沉沉的,李仁洪担心下大雨,带着李家老三和李忠信早早地回了家,两个年轻人腿脚灵利,跑得快,远远地走在了前边。李仁洪独自一人在山路上走着,已经远远看见东溪场了,忽然路边密林中跳出一个人,脸上蒙着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