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的手心。然后,马尔科夫把手一挥,鸟飞回到自己的肩膀上。

    俄罗斯人回转身走出了小小的白铁作坊。后来,每当库图库扎尔回忆起来,只能认为是胡大的安排,命运的圈套了。在极端羡慕和想办法获为己有的冲动中,库图库扎尔一眼望见了父亲的棉衣,怀着一种绝望中挣扎一下的心理,他扑向了父亲的衣服……天啊,恰好有一张油布贴。

    库图库扎尔追了出去。马尔科夫接过了钱。小鸟被暂时拴在一根木棍上了。

    俄罗斯人走了。孩子的心怦怦地跳着。他觉得每一块铁皮都在叮叮当当地作响,都在嘿嘿呵呵地嘲笑,密兮密兮地传话。他几乎要昏倒在地上。

    “哪儿来的鸟?”父亲回来以后问道。

    “俄罗斯人给我的。”

    库图库扎尔回答。

    父亲拿起了棉衣。库图库扎尔闭上了眼睛,他已经准备好了挨父亲的木榔头。他知道,一旦发现丢了钱,父亲会把他敲成薄薄的一片的。

    偏偏精细的父亲没有检查棉衣口袋,等到一天以后父亲发现了钱的短缺以后,他在父亲嚷叫的时候悄悄地没出一声,他没有受到怀疑。

    第一次冒险毫无障碍地成功了。

    鸟没有活下来。鸟带来的新经验却深深扎下了根。从此,库图库扎尔学会了对父亲玩弄手腕。他大胆地把收到手的顾客的钱中饱,他编假话向父亲要钱,有时干脆偷家里和作坊里的东西。对于他那么大的孩子,钱其实并没有多大用处,但是他发现,用贪污或者偷来的钱去买一把杏干或者沙枣,吃起来比吃家里的同样的东西要香甜得多,有趣得多。他的这些不法行为几次被发现,几次被打得死去活来。每挨一次打,他就总结、提高一次“贪污盗窃”的技艺,甚至挨打的危险更增加了不法行为的独特的魅力。到十六岁那年,他的身量和气力已经赶上了父亲。终于,在一次挨打的过程中他进行了反击……结果是他虽然尚未娶妻,却与父亲提前分了家。

    从此,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开始了他的事业。夏天,去巴扎卖用劣质颜料染成红色或绿色的冰水、土造冰激凌,冬天卖糖瓜和酥糖。他还制造和售卖过那斯一种含有烟草等麻醉品与调料的供含用的特制小丸。、小孩玩的风筝、陀螺和羊毛毽子。他学会了把揉碎了的骆驼刺掺入莫合烟里,把炒过了的杏树叶掺到茶叶中。他还学会用羊杂油和硝碱制成含水量很高的所谓“肥皂”,这种肥皂起初看着很整齐、光泽,像那么一回事,但是等没有经验的乡下人买回去以后几天之内就会干燥、皱缩,最后只剩下原体积的七分之一。他学会了说一些哈萨克语和汉语。遇到由山坡夏牧场骑马下来的哈萨克,他便极力吹嘘奉承,称赞他们的马、马鞍和马鞭,称他们为“巴依哥”。等哈萨克高兴了,他便把商品提高百分之三百的价格推销出去。遇到汉族顾客,他便满口作出“保来回即可以退换。”“不甜不要钱”之类的保证。开始,他的生活似乎相当顺利,以至于父亲和亲友们也对他刮目相待。在他预备了糖、茶,向父亲赔了不是之后,父子和好如初——只是经济上仍然各自独立。后来,他这个小贩的坑人行骗的恶名渐渐流传出去了,而且这一带又出现了几个这样的小贩,成为他的竞争对手。他的生意渐渐萧条起来。

    在这个时候,他碰到了成为他命运的转折因子的第二只小鸟。

    当他正因为生计艰难而气闷的时候。一天晚上,他的一个卖“取灯子一种引火用的桦木片。”的朋友拉他到诺海果尔特的一个塔塔尔人的家里去做客。原来,那里是一个小小的赌场。库图库扎尔尽管性好冒险和取巧,然而他是决心不赌的;他不是一个意志薄弱的人。这家塔塔尔人家里的房梁上挂着一个鸟笼子,里头有一只羽色灰黄、其貌不扬的小鸟,这只小鸟的叫声立即迷住了他。小鸟的叫声清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这边风景简介 >这边风景目录 > 第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