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八章 香港之行
张《救亡日报》翻了一下,突然想起夏衍的要求,又想起几个月的所见所闻所思,涌到笔端,不一会儿,便在旅馆写了一篇《还不够非常》的短文。写完后,又看了一遍,改了几个字,署上名,就放在一边。

    这时,夏衍推门进来,告诉茅盾,车票已经让人去买了,明天能送来,估计起码要待三两天才能起程,让茅盾安心休息一下。同时还告诉茅盾:“在广州的几个朋友明天想和你聚聚,不知你以为如何?”

    “好的。”茅盾想在这烽火连天的日子,朋友相聚是难得的,便不假思索地回答。又问夏衍:“哪几个在广州呀?”

    “郭沫若、蔡楚生、欧阳山、林林、林焕平他们几位。”夏衍回答说。

    “明天中午在新亚酒店。我会来陪你去的。”

    “那好,你告诉他们,明天我一定去。”茅盾笑着对夏衍说。“噢,对了,你要的文章,刚刚我写了一篇,不知能不能用,你给斧正一下呀。”

    夏衍惊讶又兴奋得说不出话来,只说了一句“这么快?”便从茅盾手里接过稿子,看了一遍,连连说:“写得太好了,深刻深刻。”茅盾连忙摆摆手,说:“急就章,将就着吧。”

    两人又说了些别的事,夏衍告辞了,临走,对茅盾说:“今天您早点休息,明天我来接你。”

    这时,夫人孔德沚从外面回来,在门口碰见夏衍,忙说:“怎么就走了?

    再坐一会儿吧,我买了些点心来,你也尝尝。“夏衍说:”不了,我已经坐了一会儿了,嫂子的点心,我下次再吃吧。“

    第二天茅盾夫妇和夏衍一道去新亚酒店参加朋友聚会。在这战乱中相见,朋友们原先一些文字上的不快,早抛到九霄云外了,郭沫若和茅盾紧紧地握着手,茅盾问郭沫若:“什么时候回来的?”郭沫若大声地讲:“我是被他们的炮火送回来的。”

    郭沫若还告诉茅盾,这次只身回国,那个日本妻子还在日本,她们可能有麻烦。他内心也觉得有点对不起她们母子们。但国家在哭泣,民族在遭难,自己已经无法安心在敌国国土上生活了。因此,躲过警视厅的耳朵,悄悄地回来了。

    茅盾夫妇怀着钦佩的心情,听郭沫若叙述回国的经历。大家相聚甚欢,畅谈国事战事,情绪十分高涨。一直到太阳西下,才握手道别。

    茅盾夫妇回到旅馆时,一个矮敦敦的、却显得十分精干的青年已在那里等他们,给他们送火车票来。这个青年叫叶文津,他已经在旅馆里等了一个多小时,他告诉茅盾:“票子已经买好,是8号的。”茅盾拿了车票,十分感谢。这时叶文津说:“8号那天,你们在旅馆等吧,我会来送沈先生的。”

    1938年1月8日,茅盾夫妇在叶文津的帮助下,终于登上去长沙的火车。

    而夏衍约稿的《还不够非常》也在这一天的《救亡日报》上发表。火车走走停停,4天后才到达长沙。

    在长沙,茅盾住在长沙近郊,一个地名很有点诗意的地方——白鹅塘一号。这个地方是孔德沚的同学陈达人的家,此时,茅盾的一对儿女也寄居在此地,陈达人的丈夫黄子通是个教授,房子很大。所以,茅盾夫妇一下车就直奔白鹅塘一号。

    茅盾到达长沙以后,下一步去哪儿?黄子通陈达人夫妇十分好客,他们希望茅盾夫妇在长沙过阴历年,在他们家里多呆几天。茅盾觉得再看一下形势,再定行止。

    于是,他每天上街,看看市面情况,发现此时的长沙,已经有点抗战气氛了。一队一队的宣传队、募捐队,在街头出现了。、《朱德传》一类在上海禁售的书,也出现在街头书摊上了。拄着棍子的伤兵也在满街游荡。这一切,茅盾感慨万端。在长沙的那些日子里,他还专门去拜访一些文友。田汉、孙伏园、王鲁彦、廖沫沙、黄源、常任侠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茅盾传简介 >茅盾传目录 > 第十八章 香港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