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狂童之狂也,鸡巴!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那时候的诗,事实上是歌谣。歌谣分随口唱的quot;徒歌quot;和随着乐器唱的quot;乐歌quot;。当时的音乐家叫乐工,他们搜集这些quot;徒歌quot;和quot;乐歌quot;,编成唱本,有三百多篇,就叫quot;诗quot;或quot;诗三百quot;。后来乐谱散失了,只剩下歌词了。

    到了孔子时候,他把诗给道德化了,用来作为教条。例如《硕人》诗中有quot;巧笑情兮,美目盼兮quot;,明明是写漂亮女人的,但孔子却硬扯在画画上面;还引而申之,硬扯在修养上面。孔子主张quot;思无邪quot;,这样一规范,歌谣的本来面目就被曲解了。

    自从孔子给这些歌谣定下规范后,后来的人就更变本加厉了。汉朝以后,把它用quot;经quot;给供奉住,就叫了。从此说诗的,就提出风、雅、颂、赋、比、兴所谓quot;六义quot;来发挥,本来面目就更远了。

    至于说孔子删订这部书的事,是不确实的。因为孔子八岁的时候,吴季札就到鲁来听乐工给他歌诗了。那时的分类名目,都已经定型了,自然不是孔子所能删订的了。

    今天早餐前后,写了《且且且且且》,说quot;且quot;字就是指男性生殖器的古字。意犹未尽,想到中一首被曲解的诗--《寨裳》,正好可用来说明。《寨裳》是一首情诗,李一之《诗三百篇今译》中,翻译如下:

    子惠思我,你如果好意相亲。

    褰裳涉溱。且撩衣便可渡漆!

    子不我思,你如果并不诚心,

    岂无他人?难道就再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你这厮别太骄矜!

    子惠思我,你如果好心相思,

    寨裳涉洧。且撩衣便可渡洧!

    子不我思,你如果并不诚意,

    岂无他士?难道就再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你这厮别太狂气!

    最后一句quot;狂童之狂也且!quot;裴普贤、靡文开《诗经欣赏与研究》译为:quot;轻狂小子糊涂虫!quot;quot;小傻瓜呀太轻狂!quot;洪顺隆《国风下集》译为:quot;狂妄的人儿啊你真骄做情薄。quot;quot;狂妄的人儿啊你真骄做无情。quot;裴普贤、靡文开说:quot;且:语助词。quot;洪顺隆说:quot;也且:句未助字。quot;都是根据古注引申的,其实他们全没弄清楚,不但他们没弄清楚,有史以来,中国人就从来没弄清楚过。其实这句诗的标点该是quot;狂童之狂也,且!quot;它根本是女孩子小太妹打情骂俏的粗话,意思是你有什么了不起,你不想本姑娘,本姑娘不愁没别人想,quot;你神气什么,你这小子,鸡巴啦!quot;(台语发音:quot;卵叫啦!quot;)

    我这种解释,在《山有扶苏》中也可依理类推。《山有扶苏》诗中有quot;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不见子充,乃见狡童quot;的句子,李一之译为quot;不见俊俏的子都,却是丑陋的狂夫。quot;当然也是错的。其实乃是quot;没看见漂亮的小表哥,却看见一个傻屌quot;之意,quot;且quot;字一定要译为quot;鸡巴quot;、译为quot;屌quot;字,才不失原意。

    《褰裳》一诗在春秋时代,是很有名的,有名到国与国间办外交,都要引以为喻。《左传》昭公十六年(公元前五二六年)中,有这样一段;

    夏四月,郑六卿饯宣子于郊。宣子曰:quot;二三君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quot;……子大叔赋quot;褰裳quot;。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性研究简介 >中国性研究目录 > 狂童之狂也,鸡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