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 一个军区,下辖若干个军分区。可别小看了这不起眼的军分区,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当年 的军分区司令员和政委大部分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成了手握重兵quot;封疆大吏quot;。
老百姓家的孩子都觉得干部子弟们脑子有毛病,两个不认识的人一见面,张嘴就是∶你爸是 几分区的?这不是傻B是什么?由此看来,干部子弟这个圈子不是谁都能进入的,就这么几 句简单的对话,你要是没有点儿党史军史的基础知识,马上就会露馅,大部分干部子弟们对 党史军史都是无师自通。
杜卫东的出身和quot;几分区quot;也不搭界,他压根儿就不是中国人,是个纯粹的日本人。他的父 亲杜源平五郎是外文编译局请来的外国专家,常期在中国工作,杜卫东从小就生长在北京, 说得一口京油子话。文革前他不叫杜卫东,叫什么谁也想不起来了,反正是日本名字。1966 年红卫兵运动崛起时,北京的大学、重点中学,都有外国留学生。这些外国学生也不可避免 地卷入了文革。在北大附中读初二的杜卫东表现得比他的中国同学还要激进,他把自己的日 本名字给改了,叫做quot;杜卫东quot;,意思自然是要保卫毛泽东了,他很执着,不管毛泽东
是 否需要他保卫,反正他是打算保卫到底了。
文革开始后,杜卫东也和中国的红卫兵一起造起反来。不知为什么,他莫名奇妙地把自己也 划为quot;干部子弟quot;,愣说他爸爸享受司局级的待遇,勉强也算是quot;高干quot;。老红卫兵的历 次活动他都参加了,成立红卫兵纠察队,以quot;联动quot;的名义冲击公安部等。
大串连开始后,他联络了几个日本孩子,也扛了面红旗徒步去quot;长征quot;。在延安枣园,杜卫 东向接待方提出,他们是日本左派,是来中国取经的,回去就准备在东京进行武装起义,推 翻日本反动派的统治,在未来的战斗中,他们可能会牺牲,在牺牲之前他想在毛主席住过的 窑洞里睡了一夜。对于一个马上就要牺牲的人来说,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接待方同意了他 的要求。但由于有这类要求的外国人太多,所以做了一些限制,每人只能在毛主席住过的窑 洞里睡两个小时,杜卫东睡了两个小时还觉得不过瘾,又花了两天时间排队,再度体验了一 次毛主席住窑洞的峥嵘岁月。从延安出来,他们又徒步quot;长征quot;去了韶山,他神情肃穆地对 身边的几个日本哥们儿说:quot;如果毛主席当年不走出韶山去革命,中国还像今天的日本一样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quot;
当然,这都是杜卫东六六、六七这两年的表现,他是个喜欢跟潮流的人,既然杜卫东也属于 quot; 老兵quot;圈子里的人,那quot;老兵quot;们干什么杜卫东当然也干什么,时间进入1968年,当年的老 红卫兵们在政治上早已失势,他们心灰意冷地远离了政治,干起了打架拍婆子的勾当。此时 的杜卫东自然也不会闲着,他也弄了身将校呢穿上,他父亲杜源平五郎的工作关系归外国专 家局管理,于是杜卫东也象北京大院里的孩子一样,对外交谈时总要有个归属问题,所以他 自称是quot;外交部的quot;,也成了地地道道的京城玩主。
钟跃民有时碰见杜卫东就拿他开心∶quot;卫东,你丫怎么还没走?quot;
杜卫东说∶quot;我他妈走哪儿去?quot;
钟跃民说∶quot;有你这么办事儿的吗?咱们那东京武装暴动的计划可是两年前就制定好了,怎 么现在还没动静?要都象你这样磨磨蹭蹭,世界革命还干不干了?咱不是最后还要到美国打 白宫么?quot;
杜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