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地说。
小胡还是低着头使劲抽拉着抽屉。
“调你去政策研究室,是工作需要嘛,这你想不通?”
“哼!……”
“我对你去政研室,是抱很大希望的。”
“少来这一套。”小胡用几乎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说道。要打击就打击,要排斥就排斥,何必来这一套冠冕堂皇?谁不知道县委办公室是权力中心,从来都是最亲信的人才能干?谁不知道政策研究室是个形同虚设的冷衙门?小胡这些话自然没说出声,他咬着嘴唇拿起桌上自己带来的那卷纸,手有些紧张地颤着,手心全是汗湿。他终于下定决心,站了起来。
这时办公室又气冲冲进来一个身穿白府绸短袖衬衫的老头。他的脸瘦削细长,头发霜白。这是分管文教和来信来访的县委常委胡凡,也是胡小光的父亲。这个“三八”式的老干部一进门就冲儿子嚷道:“你给我滚回家去。”
“你管不着。”小胡硬拗地顶撞着。
“你把它交给我。”胡凡手指着儿子手中的那卷纸。
“老胡,你让他交什么啊?”李向南平和地问,显出县委书记的风度来。
“交他的混帐东西。你交不交?”
“不交,这是我的政治态度。”
“什么政治态度?交给我吧。”李向南对小胡说。
小胡透过眼镜片冷冷地翻了李向南一眼。胡凡伸手一把从小胡手里夺过那卷纸,双手要撕。
李向南严肃地伸出手:“老胡,我看看。”
“李书记,这……”
“我看看。县委机关一个干部的政治态度,我这县委书记不该关心关心吗?”
李向南从胡凡手里拿过了那卷纸。小胡看了李向南一眼,扭过头去。
李向南把那卷纸展开,白纸黑字,是一副对联。上联:“得道多助”;下联:“失道寡助”;横批:“看你清醒不清醒?”李向南微蹙眉心,目光阴沉地看了看,略点了点头,转头问小胡:“这是准备送给我这县委书记的? “
小胡背对着李向南不回答。
“他这是捣乱。”胡凡冒火地叫道。
“是不是送给我的呀,小胡?”李向南继续问。
“你可以这样认为。”小胡答道。
“那好,我收下了。我认为这副对联写得很好。来,康乐,”李向南一挥手,“帮我把它贴上。”
康乐愣了,胡凡也愣了。小胡回过头迅速地看了李向南一眼。
“得道多助,五湖四海;失道寡助,众叛亲离。这很好嘛。”李向南慢慢点着头说,“每天抬头看看这两句话,查查自己得道没得道,再问问自己:‘看你清醒不清醒?’这副对联很对我口味。”
李向南说着拿过一大瓶浆糊,同康乐两人把对联展开,抹上浆糊,双手提着走到屋外。李向南的县委书记办公室就在隔壁。上下联和横批立刻贴好了。李向南退后几步,上下端详着,连连说道:“好,这副对联写得好。”
胡凡木愣愣地站在旁边看着。
小胡站在屋里一直没出来,他冷冷地看着外面的李向南。
“不过,对联还缺一副。”李向南打量着自己的办公室说道。县委书记办公室是两间屋,中间相通,但又各有一门。“来,康乐,咱们再写一副贴上。”
李向南说着又同康乐一起回到办公室:“小胡,你的毛笔字不错,再帮着写一条。”李向南招呼道。
小胡沉着脸不说话。
“这不是工作,有求可以不应。”李向南幽默地说,“来,康乐,那你写。用什么纸?还是白纸。白纸黑字最警醒。”康乐立刻裁好了三条白纸。“上联——‘求通民情’;”李向南口述着,“对,‘求通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