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兵氣】
先生來信,贈我一幅綠梅,與一幅秦篆「九嶷仙人」,兩幅合裱成
一橫幅,還另箋錄詩相示,我回詩一首,今亦只記得開頭四句、
錦屏巖前日出時曉風吹動千花枝
鵲噪夜來桂子落起尋拾得先生詩
劉先生作的這幅字畫更比其餘的都好,我得了喜之不勝,卻值有個女學生來我房
裏,幫我掛起了,她站在身邊,兩人抬頭觀看,村女不曉得說文話,惟嘖嘖稱讚
畫者恁聰明,我聽了益發高興,因為她比任何批評家都說得好。
但我與名山,其實不大有緣。近在校門外咫尺,巖巒詭奇,一一有名色,我
卻都不理睬,惟信步走走,我的人在此幽境,倒是好像山鳥自呼名。雁蕩山有瀑
布千條,我行行忽到一處,瀑布如簾,裏邊有巖洞軒敞如大廳,那瀑布即落在洞
門口,如聽堂上琴筑之音,一個人悄悄的,惟是物物歷然,不可以是何種感情或
見解。有些人遊賞風景,仍是干涉,要把這風景來怎麼樣,且把自己來怎麼樣,
而我是只在這一刻修到了格物。
雁蕩山是水成岩,太古劫初成時,海水退落,至今巖崖百丈,上有貝螺之跡
。我在那裏一年,不見有外來遊客,第一是這點好。這樣的大山,石多土少,林
木也稀,人煙也稀,惟翠崖深邃迴複,偶見虎跡,卻不像外國電影裏深山大澤的
都是自然界的生存競爭,蟲魚鳥獸相吞噬。此山使人不生恐怖,永絕三途惡趣,
遠離原始生命的無明。淮中大門外右轉入山半里,即有兩崖如峽,上礙雲日。再
過去二、三里,巖壁上有天龍蜿蜒之跡,長數十丈。我每到這裏,總要想起太古
,不是太古有道,更不是洪荒草昧,卻是像昔人詠彈琴的詩裏「古音聽愈淡」,
而又皆是現前的憬然。
瀑布總說大龍湫,一次我也獨自去過,看它從空中如銀河傾瀉,飛灑遠颺,
水氣逼人面,下墜淺潭,如晴天落白雨,庭除裏一片汪洋,珠聲晶泡浮走。此地
太陽遍照,觀瀑亭無人到,惟桂花一株已開。旁有山寺,僧出未歸,寺前一塊地
上種著番薯,人家在山下溪澗邊。我是見了山下人家,山腰的樵夫與種作,即心
裏生出歡喜,它不像外國電影裏的只覺是墾荒,卻像石濤畫裏的充滿野氣,而溫
潤如玉。
我只不喜雁蕩山的山勢太逼,處處峰迴路轉,望遠望不到一里,而我則繫情
山外中原。我每信步在學校就近走走,總要上到半山腰,纔望得見七里路外的白
溪街上,海水一角在陽光裏,好像金盆盛水,可以盥面洗手。雁蕩山的絕嶺是北
岡尖,我只與學生遠足去過,清早排隊走起,晌午時分纔到得。山路有幾處峻極
難行,但也小心些就是了。我不喜日本的登山隊,他們是學西洋人,常會遭難遇
險。李白詩蜀道難的雄大,倒是我們上九岡尖有些相像。有言平步登天,中國人
是登天亦如平步。人在北岡尖上望得見溫州城,東邊是白日照海上,雲氣在身邊
飛過,恰如秦始皇封禪泰山梁父而望遠海,卻又連平時繫情中原的情亦不可以有
。
我是因為愛玲,所以對現代都市相思。我有大願未了,不可以老,不可以披
髮入山。我寫山河歲月所為何來?有詩言志、
日日青山厭相望卻愛人家在道傍
既然木石來相戲何妨伊尹生空桑
天涯蕩子何遊止暫出村端三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