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她说:quot;干脆来个内部展览,把姚宓的稿子分门别类展览出来,一个错误一个标题。红绿纸上写几个大字标题就行。从前姚宓的藏书室不是空着吗,放两排桌子就展开了。quot;
妮娜笑说:quot;这倒有速效,展一展就臭了。quot;
姜敏说:quot;不是咱们搞臭她,只是为了改正错误。改正了,大家才可以团结一致地工作呀。quot;
妮娜也赞成。可是隔着纱窗帘能看到余楠支使出去的善保回来了。他们约定下次再谈,就各自散去。
其实他们那篇文章确也有人翻阅的,不过并不关心罢了。关心的只有罗厚。他在文章发表了好多天之后,一个星期六偶然在报刊室发现的。新出的报刊照例不出借,他看见有两份,就擅自拿了一份,准备星期一上午给姚宓许彦成夫妇等人看了再归还。
这个星期天,姚家从前藏书的空屋里出了一件大事——或细事,全社立即沸沸扬扬地传开了。谈论的,猜测的,批评的,说笑的。无非是这一件事。人家见了面就问:
quot;听说了吗?quot;
quot;咳!太不像话了!quot;
quot;捉住了一双吗?quot;
quot;跑了一个,没追上,那一个又跑了。quot;
quot;那傻王八出来喊捉贼,把人家都叫出来了,他又扭住老婆打架。quot;
quot;在他们家吗?quot;
quot;不,在图书室。quot;
quot;唷!是图书室的人吧?quot;
quot;你说那傻王八吗?他是外头的,不住这宿舍。quot;
quot;我问的是奸夫。quot;
quot;遮着脸呢。说是穿一身蓝布制服,小个子,戴着个法国面罩。quot;
quot;什么是法国面罩呀?quot;
谁都不知道。
各种传闻和推测渐渐归结成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原来方芳每个星期日上午到图书室加班。她丈夫动疑,跟踪侦察,发现搬空的藏书室反锁着门,里面有笑声。他绕到后门,看出门上钉的木板是虚掩着的,闯进去,就捉住了一双。可是方芳抱住丈夫死也不放。那男的乘间从后门跑了。方芳的丈夫挣脱身追出去,一面喊quot;捉贼quot;。方芳穿好衣服,开了前门,悄悄儿溜出来,不防恰被大喊quot;捉贼quot;的丈夫看见,一把扭住了问她要人。夫妻相骂相打,闹得人人皆知。方芳脱身跑了,她丈夫还在指手画脚地形容那个逃跑的男人,究竟那人是谁,还是个谜,因为他很有先见,早已作了准备,听到有人进屋,立即戴上一个涂了墨的牛皮纸面罩,遮去面部。罩上挖出两个洞,露出眼珠子。他穿好衣服逃出门,当然就除去面罩,溜到不知哪里去了。
大家纷纷猜测,嫌疑集中在两人身上。一个是汪勃,因为方芳和汪勃亲密是人人知道的。虽然汪勃不穿蓝布制服,而且他是中等身材。可是穿上蓝布制服,也许会显得个儿小。不过据知情人说,方芳已经和汪勃闹翻,还打了他一个大耳光。关于这点,又是众说纷坛。有的说是因为汪勃又和别的女人好上了,有的说汪勃是quot;老实孩子quot;,虽然喜欢和女人打打闹闹,却有个界限,quot;游人止步quot;的地方他从不逾越。丁宝桂先生却摇头晃脑说:quot;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他偏又喜欢玩儿恋爱,吃一下耳光正是活该。quot;另一个受嫌疑的是小个儿,也穿蓝布制服。他是社里一个稍有地位的人,人家只放低声音暗示一两个字。
朱千里只有灰布制服。那天他因为前夕写稿子熬夜,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