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ot;
quot;讨厌。quot;
quot;你打算念什么?quot;
quot;我不知道。quot;
quot;阮志东不是在替你找学校?quot;
quot;爸说我不文不武,不知考什么科目。quot;丹青颓然。
娟子阿姨笑,quot;熟客人来了。quot;
是艾老与他夫人。
丹青很少接触老年人,心中不住诧异,到了七八十岁,还有兴致喝咖啡,真了不起。
阿姨亲自迎出招呼。
艾先生抬起头来,向丹青招手,quot;是阮小姐吗?长这么高了,从孩子变少女了。quot;
丹青自柜台后走出来,笑着站在他面前。
艾老伸手与她一握,丹青注意到他手背上布满斑点,且宽宽松松的,同手掌尺寸不大合衬,象是随时可以叫高明的裁缝才修窄一点,那么,多余的皮肤就不会在腕间打转了。
丹青当然知道,只要够长寿,每个人的肌肤迟早都会退化到那种状况。
她转身端出咖啡。
甚难想象,若干年前,艾老他们也是粉团似手抱婴儿。
不可思议。
值得庆幸的时他俩十分健康,衣着整洁光鲜。
丹青当他们是活的古董。
艾老腕上的手表约有五十年历史,偏偏此刻古老当时兴,正流行古董表,丹青十分艳羡。
丹青也有一只差不多款式手表,可惜是仿古假冒,用石英发动,味道大大不同。
她尝试向父亲要,但不够古旧,父亲本人也正托朋友在找只价廉物美的瓷面三针弹簧带的玫瑰金表,最好是四十年代的百爵牌。
当下丹青与阿姨退开,好让两老低低细语。
阿姨轻轻说:quot;这样恩爱,千金难求。quot;
丹青想到父母,十分共鸣,quot;可不是千真万确。quot;
quot;而且他们是盲婚的。quot;
quot;哗。quot;
连阿姨都困惑起来,quot;怎么可能,七岁订婚,十五岁便一顶轿子抬到夫家,在陌生的环境内渡其余生。quot;
丹青惊骇的问:quot;彼时是否清朝?quot;
quot;我不知道,我不敢问,也许是民初。quot;
丹青说:quot;哎呀呀,啼笑姻缘。quot;
娟子阿姨白她一眼,quot;对你来讲,六十年代已属陈年历史。quot;
丹青理直气壮,quot;我生下来才十七年。quot;
阿姨叹口气,quot;真是的,空白一片,不能怪你。quot;
丹青向往:quot;真想访问艾老同他夫人。quot;
quot;你要知道什么?quot;
quot;象当时是否重男轻女。quot;
quot;丹青,你太天真,这种风气在落后地区永远存在。quot;
quot;艾太太是否上过学堂?quot;
quot;婚后艾先生教她识字,她最爱读言情小说。quot;
quot;你看,这里边又是一个故事。quot;
quot;所以要多出来走走,接触不同层面的人物,增广见识。quot;
但是阿姨发觉丹青好象没有听到她说些什么。
小丹的目光落在门口,那一对少男少女正推开玻璃门进来。
两个人都是长挑身裁,神情亲昵,一看就知道是对情侣,都穿白色,男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