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露天水龙头,每天早晨排队接水,中午排队洗菜,星期天排队洗衣服,是外院最常见的景观。

    父亲在床上喘着,咳嗽着,马胜利的大姑在一旁照料着。当马胜利走进黑洞洞的屋子时,父亲的咳嗽声大了起来。马胜利好一会儿才适应了屋里的昏暗,父亲黑瘦的脸上一双凸起的眼睛一眨一眨地发着光,小屋里迎门顶墙放着一张床,父亲就躺在那张床上,进门左手处贴墙还放着一张床,那是过去马胜利回家时睡的地方,进门右手靠墙,是一张摇摇欲坠的老式桌子,黑漆漆的,带着几个摇摇欲坠的抽屉顶在窗户下。再就是两三把椅子,两三个小板凳,墙角放着一个旧木箱,那是父子俩放衣服的地方。箱子早已破裂,又糊上牛皮纸,刷上油漆,一直用到现在。迎面墙上有一扇极高的小窗,竖着两根铁栏杆,窗外就是大院门外的栗子胡同了。夏天全凭着这扇豆腐块的小窗和房门能有点南北小对流,多少消点暑热。

    大姑是个一脸和善的老太太,马胜利小时候死了娘,多亏大姑不时照顾,所以见她如见半个娘。马胜利一到家,先去水龙头提水,将自家小厨房里的小水缸灌满,接着就里里外外地忙活起来。父亲不停地咳嗽着,马胜利每次从院子的明亮中迈入屋中,总是先看见父亲的眼睛在发亮。昏暗中,他能闻到父子俩住了多年的小屋泛出的又潮又馊的气味。房顶经常漏水,墙壁也常有湿痕潮迹,沤得破旧的桌椅板凳都散出湿气。脚下的砖头因为多年潮湿,早已和泥土渗透在一起,踏在上头,像是泥土踩硬结成的块,如果用前脚掌用力旋转着捻它,会觉得每块砖头都可能酥软成粉沫。

    马胜利看着干瘦的父亲,想不出自己何以长得这样壮大。他的皮肤黑像父亲,高颧骨像父亲,脾气大像父亲,可是,父亲瘦瘦的,只有他身体的一半宽。自己从小吃窝头啃咸菜,长成这一身体格,也是一点好命。他去外边买了粮,买了菜,买了药,回到家,屋里已经聚了几个邻居。自从他考上北清大学,外院的邻居们便都对他另眼相看,他一回家,就会和他打招呼说话,就连那个当小学教师的邻居也主动和他亲近。他们的女儿正上中学,考上北清大学是这个家庭的理想。

    几个邻居都是向他打听文化大革命情况的,北清大学的运动现在是全国的话题。马胜利坐在小板凳上滔滔不绝地讲开了。自从进了北清大学,他每次回到这个院子中,都有一种衣锦归乡的好感觉。现在,讲述北清大学的文化大革命,更像来自革命圣地的革命者。

    邻居们大都习惯房中的昏暗,家家如此。此刻,这伙人眼睛灼灼有光地听着马胜利讲述。正对马胜利的是半秃顶的王师傅,新华印刷厂的工人,叫王文翔,一双挺有神的大眼睛盯着马胜利不放。他从马胜利的讲述中得出一个结论:这是无产阶级的革命,要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1」。听到带劲的地方,王师傅额头更放出光来。挨着他的是一个叫大宝的小伙子,宾馆的采购员,他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还很有眼界地说,他已经去北清大学看过两回大字报了,并绘声绘色地讲起北清大学的所见所闻。马胜利礼貌地稍微等了一会儿,便伸手打断他的话,继续以我为主地讲述起来。大宝有一双倒八字眼,看人的时候很像舞台唱戏的吊起眼卖精神,论年纪二十多岁,看模样老得有三四十岁,下巴薄薄的,满嘴的烟酒气,说话间就把烟又点着了。马胜利指了指大宝身后躺着的父亲,示意抽烟免了。大宝便装起香烟,又显得深思熟虑地论说起文化大革命来。大宝对面的是丁老大,拉板车的工人,和马胜利的父亲有过多年的交情,这会儿皱着眉不紧不慢地听着想着。

    虽然是一方小世界,但在这里兴风作浪,马胜利仍觉得任重道远。大姑正在厨房忙饭,父亲在床上竖起耳朵,一句也不敢落下,儿子在北清大学文化大革命中混了个脸面,做父亲的觉得很荣耀,咳嗽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芙蓉国(上)简介 >芙蓉国(上)目录 > 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