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
半天没听见了,精神似乎也好了许多。马胜利拿起床上的书包,说道:“我这儿还有几张从北清大学拿回来的传单,到时候大伙看看,都是批判北清大学校党委和北京市委黑帮罪行的。”缩在一边像个小老头一样的丁老大说道:“你还不如给我们念念。”马胜利说:“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念不过来。这样吧,”他突然有了一个革命的创举,去厨房舀出半碗剩粥:“我给你们开辟一个宣传栏,贴出来大家看,咱们外院有文化的没文化的都有,”他看着印刷厂的王文翔说:“王师傅就有文化,那边的林老师也有文化,大宝也高中毕业呢,可以给大伙念念。”大宝问:“贴哪儿?”马胜利一指斜对面小内院大门两侧的青砖墙:“就贴那儿。”有人问:“人家让贴吗?”马胜利说:“现在是什么时代了,现在是文化大革命!谁敢不让贴,保不住以后还要被贴大字报呢。”
说着,他拿起一卷传单直扑内院外墙,朝南的红漆大门和青砖院墙在阳光照耀下青红分明,十分豁亮。他用手沾着米粥在墙上刷开了,没一会儿,就把几十张传单长长方方地贴成一大片。白纸在青墙上亮得耀眼,他觉得不够劲,又跑到林老师那里借了毛笔和红墨水,将传单拼成的宣传栏四边用红笔勾画出来。白纸上一勾红边,更为显赫。在一张居中传单的半页空白纸上,他用红笔写上了“文化大革命最新动态”,随后,非常满意地站在新开辟的宣传栏前端详起来。稀饭半碗不够,他又盛了一碗。想着下回再回家,要把北清大学的糨糊桶驮一桶回来。
看着内院的青砖墙远没有被占满,马胜利用力挥了一下手,对围拢在宣传栏下的左邻右舍说道:“下回我多带一些传单大字报来,好好在这儿贴一贴。”接着,他对王文翔说:“王师傅,你给大伙念念。”王文翔伸手摸着头上的稀疏毛发,看看内院的红漆木门,慢吞吞地说道:“别打扰人家作家写书。”马胜利说:“怕什么?作家都是封资修「2」,现在没几个好的。谁反对文化大革命就打倒谁。”王文翔摸着头依然很为难,马胜利不耐烦地一挥手:“这怕什么,我给你们带个头!”说着,就高声念起来。他的声音很洪亮,就像在进行批判发言,粗大的手指挥舞着,有雷霆万钧之势。
大门口的四大爷闻声过来了,外院又有好几户男女老少也过来了,没一会儿,就围上了一二十人,形成了一个文化大革命的小气候。听见背后内院门吱嗄响了,马胜利一边念一边回头看了一眼,里边探出一张清癯的面孔,内院门比较高,人们都仰起脸朝那儿看,马胜利又扭回头,毫不停顿地接着高声朗读传单,过了一会儿,听见后面的院门关上了。
他又念了一阵,对新华印刷厂的王文翔说:“您接着念。”这位中年工人还是有点迟疑,倒是那个倒八字眼的年轻采购员大宝喜笑颜开地说:“我来试试。”
为了扶持新生事物,马胜利又陪着在宣传栏下站了好一会儿,直到大宝把嗓子念哑了,那位新华印刷厂的王师傅也清了清嗓子,念了两页,他才回到家中照料父亲。父亲又开始一阵一阵地剧烈咳嗽着,他扶着父亲吃了药,又为他轻轻地捶背。从小屋往外看,围在宣传栏那里的人群已经散了,只有几个刚下学的小学生还在指指点点地念着。
又过了一会儿,小学生们也跑回家吃饭了。正午的太阳下,只有戴眼镜的一男一女站在那里,仰头读着传单,他们正是内院里的主人,看着他们的脊背,就能想象他们惊惧不安的面孔。他太了解这些人了,他们根本就不敢对开辟宣传栏流露丝毫不满。他们脆弱得很,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他突然决定验证一下自己的判断,便放下手中正在择的扁豆,起身出了小屋,来到宣传栏前。他背着手在那对文化和地位都很高的夫妇身后站定,从侧后观察到两个人惊恐不安的表情,感到十分满意。他有意挪动了一下脚步,让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