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
物倒总是在记忆中正对着他,他那张长大的脸,很高的发际,常常给你古代人扎束起头发的感觉。

    彭真的桀傲不驯是更令他不快的。离开理论的思考,文化大革命就变成一幅把彭真、刘少奇这两个人物赶下台的画面。

    他问了一句:“彭真现在表现怎么样?”江青扭头看看康生,康生动了动那张多皱的面孔,回答道:“没有写出更深刻的交待检查。”毛泽东没有任何表示,缓缓地抽着烟,让烟雾在客厅中有如千军万马铺展开。

    1965年9月至10月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上,毛泽东曾经别有深意地讲到:“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怎么办?很可能出,这是最危险的。”讲这话时,他注意到彭真毫不在意地抽着烟。后来他问彭真:“吴晗可以不可以批判?”彭真看着他想了想回答说:“吴晗有些问题可以批判。”但话中有着顽固的保留态度。毛泽东心中掠过一丝冷笑:对彭真这样的人物,很难晓之以理,只有晓之以利害。毛泽东在那时已经准备好了一枚重型炸弹,那就是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这篇文章是由江青往返于北京、上海之间,和张春桥、姚文元联合炮制,姚文元执笔的,前后十易其稿,毛泽东亲自审阅、修改。

    当它于1965年11月10日在《文汇报》发表之后,全国和北京的各主要报纸在彭真等人的控制下竟不予转载,毛泽东至今还能体验到自己当时的愤怒。北京在彭真等人的把持下成了一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姚文元的文章就是要打破这个独立王国,批吴晗就是为了打掉彭真。

    当11月29日、30日全国各大报纸转载了姚文元的文章之后,毛泽东知道,文化大革命终于由此打开了突破口。政治上的反动人物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今年2月8日,彭真拿着一个《二月提纲》「2」到武汉向他汇报文化大革命情况。他问彭真:“吴晗是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这种问话的结论不言自明,彭真却说:“不能算。”这是彭真又一次顽固的政治对抗。当时,他虽然含威不露,却在心中对这个与自己同样高大的男人产生了极为仇视的情绪。他知道,凭体力自己不可能打倒他。凭面对面的谈话,也不能压服他。

    他既不动手,也不动嘴,依靠的是政治。他在一般情况下绝不会勃然大怒地批判对手,因为他们根本不是对手,他所要做的是把手中的力量调动组织起来,从从容容地解决问题。他想到自己在接见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时讲的话了:“对这样一个政权,就要不断地清洗坏人,像剥笋一样不断地把皮剥下去。”李立三、王明、张国焘不用说,高岗、饶漱石、彭德怀都这样被剥掉了,现在又剥掉了彭、罗、陆、杨,今后,无非接着剥就是了。

    汇报听得差不多了,他摆了摆手,对江青等人说道:“你们把几个大学反工作组的材料留在这里,我看一看。另外,转告刘少奇,明天让他主持一个情况汇报会。你们把情况在汇报会上再谈一谈、议一议,问题不难解决。”他指着面目严肃的陈伯达、张春桥、姚文元等人,说:“不要杞人忧天,天塌不下来。”众人都笑了,纷纷起身告辞:“主席,您早点休息吧。”毛泽东拍了拍茶几上刚刚堆上来的材料,从容大度地起身说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天我连夜完成你们交给我的这些任务。”

    众人恭恭敬敬地走了,江青走在最后,转身对毛泽东说:“主席还需要我做些什么吗?”

    毛泽东摆了摆手:“你们就准备去情况汇报会上放炮吧,我先看看材料。”江青顿了顿,想说什么,又觉得不妥,走了,边走边挽住小护士李秀芝亲亲热热地交待着什么。

    人散尽了,毛泽东在客厅里踱了几步,在沙发上坐下。他拿起茶几上的材料,翘起腿,把材料放在膝头,一边看一边举起右手。李秀芝这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芙蓉国(上)简介 >芙蓉国(上)目录 > 第四卷 第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