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伍挺举一语解开鲁俊逸心结
在哪家谷行做何苦力?”
“在姓鲁的那家茂平谷行,你晓得的,就在苍柱叔道观旁边的那条米市街。”
“呵呵呵,”申老爷子扯住她手,走到正堂,“一个五谷不分的秀才去谷行里做苦力,听起来倒是新鲜。来来来,老阿公饭也不吃了,这就听听葛荔是哪能办的这趟差事。”
夜深了。
书房里灯光明亮,书案上横七竖八地堆着各种资料,有英文的,有中文的,都是俊逸这几日从各个渠道搜集来的。
俊逸正在奋笔疾书,楼梯上一阵脚步声响,碧瑶推门走进。
“阿爸,”碧瑶跳到他身边,关切地说,“介晚了,你哪能不睡哩?”
“阿爸这在起草商约,忙哩。”俊逸手中的笔依旧未停。
“啧啧啧,”碧瑶看着他在宣纸上一笔一画地书写,“阿爸,我这给你磨墨,好不?”
“介晚了,你快睡去。”
“不嘛。”碧瑶拿起墨块,动手研磨,“阿爸,瑶儿这要看着你写。”
二人正在说话,齐伯走进:“老爷,你叫我?”
“是哩。”俊逸转对碧瑶,“瑶儿,你先睡去,阿爸这跟齐伯商量个事体。”
“好哩。”碧瑶不好再讲什么,朝齐伯笑笑,走下楼去。
听她走远,俊逸指着座位,对齐伯道:“齐伯,坐。”
齐伯笑笑,依旧站在那里。
俊逸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伍中和的那幅画,在案上缓缓展开,对画凝思。
“老爷?”齐伯小说叫道。
“在三国演义里,”俊逸目光没有离开画面,“曹操兵临濡须口,遥望东吴兵阵齐整,少年孙权稳坐中军,临危不惧,指他油然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也!’”
“老爷,”齐伯已经晓得他在想什么了,笑道,“这与此画可有关联?”
“不瞒你讲,前天晚上的那几句话是挺举所讲,是他让我过了眼前这道大坎哪。”
“老爷,”齐伯赞道,“你没有错看这孩子!今朝我去送庄票,见他与阿祥自己动手砌码头。一个书生竟跟仆役一般,搬石块,和洋灰,这股心劲儿,能成大事呀!”
俊逸吸口长气,从抽屉里拉出伍中和的战书,放在那幅画面上。
“老爷,”齐伯打个愣怔,“你不会是仍在记挂那个赌吧?伍秀才人早不在了,那桩事体……”
“唉,齐伯呀,”俊逸长叹一声,“我不是记挂那桩事体,我是在想,要是挺举是我儿子该有多好!齐伯,你说,我……哪能偏偏就生了个女儿呢?”
齐伯扑哧笑了:“老爷,生儿有生儿的好,生女有生女的好。小姐聪明伶俐,是个才女,不弱须眉哩!”
俊逸没能笑出来,一脸严肃地望着他:“齐伯,我叫你来,是想托你一桩事体。”
“请老爷吩咐。”
俊逸拿出一把钥匙:“我在大英租界里买了个小宅院,这是钥匙。我顾不过来,你安排人打理一下,看看缺啥,顺便添置些。”
“老爷想派啥用场?”
“再过几日,阿秀要来。”
“哦?”齐伯先是惊愕,继而咧嘴笑了,“好咧。我明朝就去安置。”
“阿秀身体弱,你得物色个能干点的保姆,年纪要大点。另外,尽量当心些,不可让瑶儿晓得。这孩子,唉,全让我宠坏了。”
“好咧。”
老潘做事爽快,从不拖沓,在顺安进钱庄的次日就为他举办了个拜师仪式。
老潘是正宗上海人,十三岁就入了这一行,虽然年不过五十,却在这行当里赫赫有名,俊逸也是在认识老潘后才起意兴办钱庄的。可以说,茂升钱庄能有今日,一半功劳是老潘的,因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