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二章 山魈之泪
大寺,‘七度母之门’的伏藏很可能会如此排列。”

    香波王子说:“这正是我怀疑的,一离开哲蚌寺,一般人的思维路线都会按照拉萨三大寺的位置延伸,下来是色拉寺,最后是甘丹寺。可我觉得多数人想到的恰恰是当年的伏藏者应该回避的,伏藏者绝对不会做出这么简单的设计。”

    梅萨说:“我同意,历史上许多伏藏的发掘并不是靠了掘藏者的聪明判断,而是机会和运气。莲花生大师的发愿力和诸弟子的明智界有了契合的因缘,恰好又碰上保护伏藏的空行母、空行男等等伏藏护法神在此集结,他们看到时机已到,便把完备开示的力量加持给了掘藏者,也把责任和荣耀托付给了他,于是他就成了法主,成了依靠掘藏获得修行成就和佛法传承资格的大师。我的意思是,很多掘藏者是这样的:当他发现自己聪明的判断异常合理时,经常会抛弃合理,走向不合理,因为他们深知聪明往往是靠不住的。太笔直的路,一定不是路。”

    香波王子点着头:“正是这样,所以我现在关注的倒不是哲蚌寺‘指南’几乎明言相告的‘花林乌紫’,而是‘就这样他把利箭射进,厉鬼茨沃莫安·吉莫乌的前胸’这句话。被射中的‘罪恶的女人’怎么是‘厉鬼’?她应该是‘情人’才合乎规律。”

    两个人边吃饭边讨论,饭吃饱了,讨论还没有结果。

    这时一身华丽的康巴汉子装束的服务员走来,把一张《西藏日报》放在了餐桌上。他们望了一眼,都想起女警察玛瑙儿说过的话:“明天《西藏日报》副刊上就有我父亲的一篇文章,有兴趣你们可以看看。”

    两个人对视了一下,同时把手伸向了报纸。

    副刊在四版,一共五篇文章,其中一篇的标题是《光明透彻的佛理文字——夜读仓央嘉措情歌》,署名“桑杰”,“桑杰”就是佛。

    梅萨说:“女警察和她父亲知道你是研究仓央嘉措的专家,请你斧正呢。”

    香波王子盯着报纸一眼不眨:“岂止知道我是研究仓央嘉措的专家,她好像什么都知道,你好好看标题。”

    梅萨又看了一遍:“把爱情当作佛理,不就是在重复你的观点吗?你认为情歌就是道歌。”

    “我是说标题里包含了四个字——‘光透文字’。”

    梅萨一看,愣了:“是啊,这不可能是巧合。”

    香波王子起身,大步走向送来报纸的服务员:“谁让你送的报纸,是不是一个女警察?”

    “不是,是邮递员。”

    “邮递员?谁让邮递员送的?”

    香波王子赶快又回到餐桌旁,拿起报纸,把那篇文章一字不落地看了一遍,激动地说:“形式跟其他‘光透文字’一模一样,但全世界只有我和你知道它跟‘七度母之门’的关系。”

    胡须满腮的老狗,

    心眼比人还好,

    不说我黄昏出去,

    归来已是早晨。

    夜里去会情人,

    天亮时大雪飞扬,

    脚印已留在雪上,

    保密不保密都一样。

    注释:老狗不是狗,胡须不是胡须。

    香波王子说:“文章中引用的情歌显然是‘授记’。”

    梅萨盯着“注释”问:“什么意思啊?越注释越糊涂了。”

    香波王子说:“我比你还糊涂。”再看一遍报纸上的文章,大部分是仓央嘉措情歌读后感,看不出什么堂奥,值得揣摩的只有最后一段:

    读到这样的情歌,我们好似得到了发掘伏藏的“授记指南”,

    定要去寻找那不是狗的“老狗”、不是胡须的“胡须”,定要去会

    会那“情人”,看“脚印”是否已延伸到龙女措曼吉姆窗前,看措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伏藏简介 >伏藏目录 > 第十二章 山魈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