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打了01082951332,感觉好多了
让你觉得“没人关注我,所幸我不话好了”,是你发现别人比你更爱话,在团体中我总是那个被动接受命令的人)

    我穷(相对于别人而言,你有10000万存款,比有100存款的富,比100万存款的穷,如果你生活在全是100元存款的地方,别人都你有钱,你也一定会认为自己有钱)

    注意:永远是“别人认为你”如何如何,来定义你自己。

    这些所有的,从外界反馈回我自己的信息,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我”,就构成了“脑中的那个人”,也就是那个超级复杂的神经元集合。

    所以,这就能回答最开始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岁之前没有记忆?因为“我”得到的反馈还不够多,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

    当我收到了“我是否好看”,“我高还是矮”,“我内向还是外向”等等别人对我的评价的时候,我就终于能知道:“我”到底在【别人】眼中是什么了,也就定义出了“我”。

    读者你看,“我”这个概念,其实是逐渐定义出来的,逐渐加强的。

    是一个过程。

    从无到有的过程。

    当然,我的定义不光是别人,也可以是别的物体。

    比如,在地球的眼中,我是一个重达50kg的,能落地的物体;在手纸眼中,我是一个可以把它撕下来一截并擦鼻涕然后扔进垃圾桶的一个物体;在手机眼中,我是那个经常不洗手就抚摸它的身体的那个物体……

    在不同的物体眼中,我都是不同的,这些不同加在一起,构成了“我”的集合。

    终于定义出了一个完整的“我”。

    为什么岁之前没有记忆。

    因为那时,世界只有简单的信息输入给我。我无法通过这些反馈和互动,建立起我的自我认知。但是如果接触的多,“我”就越健全,人格也就越健壮。

    所以大家总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的“加强自我”的过程。

    ---

    这个对于“我”的定义,还可以解释问题二:

    为什么班里总有人喜欢装逼?为什么社会上总有人喜欢装逼?为什么总有人喜欢装逼?

    装逼,是一个展现自己实力的过程,嗯,通常是一个实力不足的人展现实力的过程。

    比如我曾经抄过一次学霸的作业,抄完之后,坐我后面的女生对我“哇塞你好厉害这道题你都会做!”我:“这题太简单了。”(心里很虚,但是表现的表情,装出自信的样子)

    这是一个我装逼的过程。

    我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获得女生的高评价。

    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我如何定义自己?刚才已经了,通过别人对我的看法、行为,定义我自己。身后的女生很崇拜我,这样使我产生了”存在感“,甚至产生了”强存在感“。我愿意这样刷存在感。这样的话,“我”,或者“脑中的人”,就会越来越强。越来越强。

    我的最终目标,是让所有人都觉得我强,都对我有好的看法,好的评价,这样,我在所有人眼中都很强。

    但是,在上面这个例子当中,我其实是不会做那道题的,所以我其实很弱。

    但是我真实弱不弱不重要,别人怎么看我才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通过“别人”来定义自己的。

    所以,每个人都愿意装逼。都喜欢装逼。

    每个人都喜欢,真的。

    因为每个人都想要有存在感,真正不喜欢装逼的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不喜欢装逼的人没有“我”的概念,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

    ---

    还可以解释问题三:

    我为什么能意识到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3级海啸之后简介 >13级海啸之后目录 > 打了01082951332,感觉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