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十二、亚里士多德:智慧在于研究最初的原因和本原
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不可能认识到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在运动原因方面,他承认内因的作用,这比后来的许多哲学家要高明一些。但是他重视的是外因。正是由于他单向地追求外因,最后找到一个不动的神圣的终极因。实际上,在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终极因。如果有的话,它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都是在空间中进行的,空间是运动的条件。空间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它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说明白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用他的聪明才智努力回答这个问题。他说,空间不会是物体,如果是物体的话,那么它存在哪里呢?它如果存在,就一定存在于空间中,这样就会有空间的空间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证明空间也不会是物体的质料或形式,因为物体的质料和形式都不可能脱离物体,而空间是能够脱离物体的。那么,空间是什么呢?他认为空间像容器一类的东西,容器是可移动的空间,空间是不可移动的容器。说得更准确一点,空间是包围物体的界限。

    亚里士多德认为,包围物体的东西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宇宙中土为水包围,水为空气包围,空气为以太包围。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包围者和被包围者的关系。显而易见,这些包围者不是空间。因为它们都是物体,本身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的。他曾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船在河里航行,我们可以说河是包围船的容器,而不是包围船的空间,因为河水是不断流动的。因此,亚里士多德把空间更准确地定义为“包围者的静止的最直接的界面。”

    亚里士多德认为空间有四个特性:①空间是一事物的直接包围者,而不是该事物的一部分;②直接空间既不大于也不小于它所包围的事物;③在被包围的事物离开后,空间可以留下来。因为此事物与包围它的空间是可以分离的;④空间有上下之分(有的哲学家根据这个特点,认为亚里士多德主张空间是一维的,这是不正确的。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过空间有三维;长、高、宽)。

    亚里士多德对空间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古希腊神话中的空间观念,也超出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所达到的认识水平。古希腊神话和早期的哲学家都认为空间是某种空无一物的东西,后来才为万物所占据。亚里士多德虽然认为空间可以与物质相分离,但是从他给空间下的定义可以看出,他已经认识到空间并不就是一个空匣子,而是和物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可以说,他关于空间的定义,向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的科学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

    亚里士多德也从物体运动的角度考察了时间。他认为,时间和运动变化是密不可分的。倘若宇宙间没有运动变化,也就不会有时间。但是时间与运动变化又不是一回事。因为运动变化只存在于运动变化的事物中,而时间存在于一切地方;运动变化有快有慢,而时间没有快慢之分;运动变化是多种多样的,而时间到处都是一样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时间与运动变化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把时间定义为“是关于前和后的运动的数目,而且是连续的”。因为运动有前有后,我们正是用“前”和“后”这两个界限来确定运动的。只有当我们感觉到运动的前和后时,我们才说一定的时间过去了。所以时间是由运动的前和后的间隔来确定的。

    既然时间是数,数是由人来数的,那么没有人,还有没有时间呢?亚里士多德在制定时间的定义之后,自己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并且作了回答:由于有计数者,才会有数目;假若没有人,也就不会有时间,有的只是作为时间存在基础的运动。但是他接着又强调,运动有先有后,它们作为可数的东西就是时间。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在时间是否是客观的问题上陷入困境之中,他一方面承认时间依赖于人,另一方面又不愿把时间看成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古希腊哲学漫谈简介 >古希腊哲学漫谈目录 > 十二、亚里士多德:智慧在于研究最初的原因和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