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毛泽东刘少奇踩水车:必须同时两条腿
“这个会,到底在哪儿开的?”
“南成都路。”
“南成都路?哎呀呀!”毛泽东想起来了,“我硬是走过这条南成都路的哟!我还买过一碗凉茶喝呢!”
刘少奇笑:“这就叫失之交臂。”
毛泽东说:“两党合作,仲甫犯什么难啊?合作就是了!比如我现在踩水车,我就在想,我这两条腿可是有名有姓的,不叫左腿,也不叫右腿,一条姓陈,叫陈独秀,一条姓孙,叫孙中山,你看,两条腿轮流走,一前一后,一前一后,水就大了。大不大?”
刘小奇说大,很大。
“若光是一条腿走呢,少奇你下去,看着!”
刘少奇下了水车,看毛泽东使劲趴在横竿上,用一只脚踩水车。
毛泽东踩着,踩着,水流小了,水车也随之卡了壳。
刘少奇点头,说:“我明白了,缺了孙中山大总统不行,缺了陈独秀委员长也不行!”
毛泽东下了水车。好几个菜农喊:“谢谢你了,毛先生!”
毛泽东挥挥手,又回脸对刘少奇说:“我要是不丢地址,一定在会议上好好发个言,给仲甫打打气。我知道张国焘有想法,蔡和森也有意见,李达也想不通。其实七嘴八舌,本是好事,只要把分歧摊在桌面上就是了,会讨论到一起的。”
刘少奇点头称是。毛泽东又说:“说实的,我非常赞成共产党与国民党紧密合作!先前,只怕是国民党以大凌小,不肯收我们这个小弟弟,从眼下来看,事情倒会有转机了。”
刘少奇不明白,说:“什么转机?”
“孙中山大总统现在何处?”
“报纸上说,他在一条军舰上反抗陈炯明。”
“我告诉你,少奇同志,军舰,只能浮在水上。水不是土地,站不住人,更支撑不住一个政府。孙中山已经是没有根基的大总统了。没有了根基,他是很难受的,他一定要找根基,中国的根基是什么?中国的根基不是军阀,是工农,也就是代表工农的共产党,明白吗?孙中山大总统,现在,应当是明白这个道理喽!”
刘少奇一声大叫:“毛书记!”
“怎么?”
刘少奇跺足道:“哎呀,毛书记,你真是不该丢了地址!”
“对,”毛泽东说,“我应该在这次会议上,用我的脚说话,好好踩它一通水车!”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这个分析,李大钊深以为然。这一年夏季,李大钊一直逗留在上海、杭州一带,参加各种革命活动。他也这样预计,反攻无望的孙中山最终将会离开广东,来到上海,上海必将是筹划国共合作的主要舞台。
这是一九二二年的八月初,江南的盛夏。从车窗望出去,沪杭铁路两侧,皆是大片大片的绿色,生机勃发的样子。李大钊坐火车从杭州回上海,他一边擦着脖子上的汗,一边注视着窗外变幻无穷的水乡夏景。他想,到底是江南啊。
亮晶晶的水塘里,静静地露着黑色水牛的鼻子。
他又想,孙中山呼吸的余地也是很狭窄的了。确实,被叛将陈炯明驱赶出广州的孙中山在这一年夏天的苦苦反攻的困境,已经使李大钊看见了国共两党紧密合作的前景。毛泽东给他写过一封信,他很同意毛泽东的类似分析。
车厢闷热而嘈杂。李大钊注意到坐在斜对面的一位摇黑色折扇的老者,正在发表时局评论,这种居高临下的评论吸引着好几个年轻乘客的耳朵。
“孙大炮这回是没指望了!”折扇老者这样说,“他有几门大炮?他光是嘴上的大炮,你们说他那条永丰舰,能有几门大炮?”
壮年乘客插嘴说:“永丰舰硬是了不得哦,是大清海军统制萨镇冰专门向日本定购的,排水量七百八十吨哩,申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