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46集
带旧业,因为你以前不知道,不懂,多生累劫就造那么多业了;如果现在你继续造恶业,要死时才念佛,那一定念到地狱去。所以要〔断十恶之心〕,你不要投机取巧,也不要拿净土的经典来说:「可以带业往生啊9带旧业,不是带新业,明知故犯,罪加一等。你们身边有念佛的同参道友,一定要劝人家,一般人嘴巴能够认同,潜意识不能够改变。你也知道跟人家说:「凡事要平常心。」你这一辈子什么时候平常过?所以才跟你讲,你要〔行十善〕,纵使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你也可以得人身。【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剎那;】这叫开悟。开悟的人心净即佛土净,他现在纵使活在娑婆世界,他的心还是清清净净,所以娑婆世界同时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他愿意往生,发愿去,他也可以去。有人问我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我说有,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像老庄的寓言故事。读过《法华经》的,知道有个《化城喻品》,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化城,化城的意思就是我们现在要去爬山,但没有办法一口气爬到山顶,中间有个凉亭让你休息,那个凉亭就叫做化城。藕益大师为了向人家证明西方极乐世界真的有,他有一个外号,叫西有,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真的有。【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这句话并不是说没有开悟不能够去,不悟的人常常不断地造恶业,往生极乐世界的机会就很渺茫。这一句就是连接前面的「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不是说你不开悟,就不能够去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门槛没有这么高,如果有这么高,那你念佛跟学禅就是一样了。你只要愿意持戒、修善、念佛,你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品位还是中品。下品指的就是他虽然行善,但还是造恶,或他修十善,但是没有那么纯。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剎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剎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讲的就是六根。你的身体就像一座〔城〕,〔眼耳鼻舌〕就是四个门,再加上外面一个大门,就是五个〔门〕,〔意〕是在里面。六根的意有两种解释,有形的指大脑,无形的指意识。【心是地,性是王;】讲身、心、性。身就是相,〔心〕就是用,〔性〕是体,身心性就是体相用。你只要懂这三个字,你就会修行。为什么把心譬喻作地?城一定要盖在地上。城盖起来一定要有个王,所以〔性是王〕。哪个最大?一定是王。身心性最重要的莫过于性,所以你一定要见性。【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这就是跟往生有关系的问题。〔性〕,没有学佛的人谓之灵魂,但事实上,讲灵性比较适当,灵性比较符合佛法。但是,没有学佛的人讲灵魂,我们也知道他在讲什么。灵魂跟灵性怎么区别?灵性指的是佛性,灵魂就是你执着有个生命,在佛法的名词叫做阿赖耶识。开悟见性的人知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知道「诸法无我」,所以他再也不执着。生命的本体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你不可以执着。当他不执着的时候,阿赖耶识在佛法的名词就叫如来藏,你就把灵魂变成灵性。重要不是跟他争辩有没有,而是执不执着,争辩有没有都没有意义,反正你就是活着,只是执不执着。为什么?你说没有,你就活得比较快乐吗?你说有,你就活得比较有尊严吗?那你问:「怎么样才能够受益?」我不跟你讲有,不跟你讲没有,心不执着我最受益,修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46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