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48集
    六祖坛经讲记第48集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作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依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重点不是出家跟不出家,而是你心的问题。【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这是要点。〔自性西方〕就是自性净土的意思。谈到这一段,大家稍微思维一下,虽然修行不是在家出家的问题,但各有各的因缘,你们觉得在家比较好修行还是出家?佛在《优婆塞戒经》曾经这么讲:「在家菩萨难得,因为在家人恶缘多。」就是说在家人受到的干扰多,出家人难道干扰就少吗?就看你会不会修。我很少到往生的人家去,除非是我们的学生往生。有一次我们一个学生往生,我去跟他讲几句话,他的家属也知道我从来不做这些事情。为什么不做?不是我清高,而是我不会。我只会跟你们聊天而已,我已经公诸天下。跟那个同学讲完话出来之后,他们就找其他的法师来。那个法师看到我就说:「师兄,这是我的名片,你有没有名片?以后跟我配合。」我要跟你配合什么?我又不开殡仪馆,很多人都跟殡仪馆配合,我只能够摇头。既然你要经营事业,你就不要出家嘛。我经常跟很多人说:「你要做事业,就好好做事业,做事业不是罪过,你要出家就好好出家。」也就是说,不要出了家,又不把你的本份做好,出家人的本份就是教化,如果你当老板,你的本份就是好好经营公司,你当员工就是好好地尽忠职守。为什么不尽本份呢?不尽本份难怪不清净,所以很多问题都是你自找的,你找的越多,烦恼就越多。出家人是不可以置产的,有些人跟你说:「你要出家可以,但要先存一笔钱。」这个说法刚好跟佛法违背。事实上就有这样的人,就有这样的寺院。你们现在要修行我护持你,纵使你是在家人我也护持你,纯粹要让你活着那还不简单!但是要满足你的欲望我就没有办法了。修行人只要单纯的生活,接着好好用功,好好随缘度化,大不了就是生病,之后就是往生,就这样罢了,遗嘱也不需要留,留给谁看?平常很多人喜欢跟我聊天,你到其他的寺院,你要看到一个出家人都不容易,何况看到住持。我出家前,走到寺院常常很怀疑:「奇怪,寺院这么大,为什么看不到一个人?」除了办法会时什么人都跑出来,平常看不到一个人。我到寺院的目的是要请法,又不是去散心,但我又看不到人,我去向谁请法?我只看到释迦牟尼佛,我向他请法,他又不会回答我,所以我就自己看,就是这个样子。但是,你到我们那边不会看不到人,你会看到一个人,那就是我,你只会看到一个人好像没有事情,就这样坐着而已。出家弟子?我教自己都教不好,还要教别人?我这一辈子应该是不会有徒弟啦,一个人多么清闲。反正有学生就好了,学生上课来来去去,我不是你的,你也不是我的,这样不是很好吗?【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这个问题是韦刺史为大家问的,也是我们这些同学最想知道的。大家要明白,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条件,用你们的条件修行,不一定要去学出家人。你清楚就好修,否则你修不来。我常讲:「虚云老和尚让我们很赞叹,但你不可能向他这样修,这会要了你的命。」或听到别人怎么样,就像那天有个学生看到一本书,叫《空谷的幽兰》,说大陆终南山有很多人在那里修行,叫我一起去那边看看。我说:「不用看了,那边冬天的温度有时候是零下二十几度,不要讲修,你能够适应吗?你不能够适应去看什么?」我知道我没有办法适应,那又何必呢?我还是来二十几度的地方修行,又不是说到那边修行就比较容易开悟。终南山还不稀奇,还有人跑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48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