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50集
心是也。如《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这段话很重要。在《坛经》当中,六祖会谈两个名相,一个叫〔一行三昧〕,一个叫「一相三昧」。什么叫一行?有一个禅师叫一行禅师,按照一般的佛教经典来解释,〔一行〕是专心一意,〔三昧〕就是「定」。怎么样才能够得定?就是一心一意修行。但是六祖有特殊的解释,这里面的〔一行〕就是一切的言行,讲的就是你日常生活展现的一切的言行。从哪里展现呢?从〔三昧〕。〔三昧〕不是只有定,前面讲过「定中有慧,慧中有定。」这里的〔三昧〕讲的是定慧等持的意思。接下来就是解释什么叫〔一行三昧〕,〔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就是日常生活,你的言行举止,本来就是生活的状态。平常你要怎么修呢?〔常行一直心是也。〕就是要保持〔直心〕的状态,直心就是清净的心,也就是说你平常就是要保持清净的心过人生,这就是修行。如果你能够行住坐卧、动静语默心都很清净,这就叫做〔一行三味〕。清净的心就是定的意思,清净当中自然就产生智慧,所以「定是体,慧是用。」智慧的产生就是一种作用。六祖大师这样解释,并不是说他故意别出新裁,他是有根据的,他用《净名经》来印证。【如《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你们事、理都要懂。事就是看得到的部份,比如说道场,清净的道场才是有道的道常但是很多的道场并不清净,为什么?还不是这张嘴巴?所以每个道场都有是是非非,怎么修行?!什么叫有道?道场清净就是有道,而不是它大跟校我们就是要清净的道场,而不是要复杂的道常或许你认为就是要在复杂之中历练,但你没有那个功夫,你只是去道场增加是非而已。要远离一切恶的因缘,远离是非之地,这个地方有是非,我就会离开。你会说:「师父,你要慈悲啊9我就跟你讲:「我现在有悲心,但还没有大悲心,所以我要远离是非,你们要讲是非,我就离开了。」这就是你们选择道场一个很重要的依据。你会讲:「哪个道场没有是非?」有是非就可以看出那边信徒的素质,这一定可以观察得出来。你家也是个道场,不要离开你家说要去修行,这会让人家笑。我们学苑一年到头没有什么活动,「师父,我们怎么过中秋节?」「你们在家里赏月啊9「师父,我们怎么过除夕?」「你们在自己家里围炉啊9你们每个人待在自己家里面,这才是我的目的,你们每个人跑来道场,家里不顾好,未免太讽刺。【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你不要〔心〕〔口〕不如一,只把一些道理挂在嘴上讲。如果你真的是求法的人,我们可以共同来探讨法义。但是你喜欢跟我谈法,那是陷阱,如果你所学的东西,没有办法内外合一,那是没有用的。对于一个内行人,他是不会跟你聊的,但对于一个外行人,他会跟你聊得很高兴,因为他的心也没有办法止息,他想攀缘,想找人聊聊,以纾解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你要察觉自己的心,真的骗不了人。【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答案出现了。既然〔直心〕是清净的心,那唯有不〔执着〕才可以清净。修心,就是修心的不执着,你要修一辈子。你要是真的想去终南山闭关,我跟你说两三句你就可以去闭关,你就一辈子闭着这样修,你的内心世界自然就会考验你,你内心会一直变,变到你跑出来说:「我不修了,太苦了。」苦不是生活苦,苦是内在的挣扎在苦,是心在苦。真的能够跟大地为伍,跟清风明月为伴,怎么会苦?那是人间天堂。【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 第5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