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话 第二十五讲
    十善业道经讲话第二十五讲各位听众!十善业道经,今天讲到以十善融六度下的:丙字下第二段,以十善融余五度。分为五段:五度:就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我的讲法,还是先讲经中的名相,然后销释经文。融字、是兼修的意思。我将他分成五段来讲:现在先讲:丁字下第一段,兼修持戒。经上说: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戒庄严的戒,是六度中之第二。佛教中于学佛的弟子,在家出家各各皆有其应守的戒条。如在家修行的居士们,有五戒、有菩萨六重二十八轻戒。出家修行的二众,有沙弥十戒,比丘、比丘尼、二百五十戒,与三百五十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这许多戒中,以戒除淫、杀、盗、妄为基础,在原则上与十善是相通的。十善中且多了戒贪、戒嗔、戒痴的三条。所以一般的说来,十善为修学人天乘的条件,实际上十善是大小乘最根本的修行基矗这里的戒,当然是指菩萨应守的菩萨大戒。庄严者,庄饰严好。比如人家一间客厅内陈设了有古玩、有名花、有名贵的用物;或者一个人的身上,衣称体而华丽,这都是庄严。持戒清净,可能获得身体上的相好,如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妙好。这就是以戒庄严。义利的义,是指佛法的真理。佛法的最高真理,经常都称为第一义谛,证得这第一义谛,自利的程度,就很够了。以后依体起用,能运用智慧辩才,现无尽的身相,来普遍的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叫能生一切佛法义利,以下销释经文。释迦牟尼佛,说完了以十善融布施度以后,又召呼娑竭罗龙王说:龙王!我不必太详细的和你说了,我举其大要来告诉你吧!修行十善的菩萨,如果兼修六度中的持戒,戒行清净,以为自己的庄严,他将会获得一切佛法的义利,并且能满足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愿。以下讲到:丁字下第二段,兼修忍辱。经上说: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忍辱者、辱是侮辱,能忍受他人对我之侮辱,是为忍辱。人们的一生,所遭遇到而不容易忍受的事,多著呢!只是侮辱为我们最难忍受的罢了。都如饥寒、劳苦、色欲、荣华富贵、都会因不能忍受而闹出乱子来。你看吧!忍受不了饥寒的人,就会做强盗,做小偷。忍受不了劳苦的人,就会懒惰。忍受不了当前的美色与情欲,就会做出非礼与越分的举动来,报纸上的情杀,毁容的案子,都从这儿来的。不能忍受荣华富贵,就会奢侈,浪费,或者以势凌人,欺压良善,种种丧失良心的事,都会搬演出来。修学佛法的人,遇到这些顺境或者逆境,都要能忍。甚至最高的真理,诸法无自性,诸法也无我,无我无自性理论,能承受,能实证,叫做无生法忍。所以仁王般若经上说:三贤十圣忍中行。也就是菩萨在修行的过程中,不能有一刹那的时间,能够离开忍的。圆音、音是指语言音声,没有一种言音不具足,是为圆音。维摩经上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一音就是圆音。众相好,就是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妙好,这还是就化身佛说的。至于报身佛,则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经文的意思是说:修学十善法的菩萨,能以六度中的忍辱行而为庄严,他可得到佛所有的圆音,具足佛所具足的相好。但是兼修忍辱,为什么能获得佛的圆音与相好,而不生其他的功德呢?这其中有没有因果的关系呢?当然是有的。就以能忍他人的侮辱来说吧!侮辱来的时候,假如不能忍的话,势必至耳红面赤,恶声叫骂。人的脸色,再没有动怒的时候难看;人的音声,再也没有叫骂的时候难听。善于忍辱的人,遇到侮辱来的时候,决不一动声色,而以和悦的笑脸,轻轻的音声,解除对方的暴怒。所以、因中有此妙行,果上就得到特殊的音声与相好。以下讲到:丁字下第三段,兼修精进。经上说: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精者、纯一不杂;进者、勇往直前,拣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话 第二十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