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讲话 第二十五讲
如幻等为入手。而大乘学者,能扩而充之,发展到事事物物的普遍观察。其所得的结果,当然是诸法皆从缘所生,毕竟空无自性。证得这诸法毕竟空性,谓之证得无生忍,或无生法忍。更起方便慧,教化一切众生。所以小乘的慧,叫做三乘共慧;大乘的慧,叫做大乘不共慧。这里的慧自然是指的大乘不共慧了。至于分别妄见,由于眼根、眼识,只能见到诸法的外表,各各随自己的主观、好恶(音务ㄨˋ),来确定诸法的价值。妄生取舍,作善作恶,以致受苦无穷。毕竟空性,是诸法的共通性,那不是眼识、意识所能想像,而是要以无分别慧,才能相应的。所以眼识、意识的见,以及所有的分别,都是虚妄而不实在的。因此、在教理上,有有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的界说。今天讲到这里为止,下星期一再会。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话 第二十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