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讲话 第二十八讲
正。又圣者正也,圣人所游之道,又能到涅槃所以名正道。支与分同一意义。阿弥陀经上说: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其道有八,所以名八圣道分。一、正见。见、不是眼睛能见的见,乃是以无漏智慧为体,于苦、集、灭、道四谛的正理,分明照了,惟此见为正,故名正见。不能澈见四谛正理,则为愚为邪,不是正道。二、正思惟。对于分明照了的谛理,犹恐有所遗忘,所以必须继之以思惟。思惟乃无漏位中五遍行心所中的无漏思,不是一般的思量心可比。三、正语。用正智来做先导,所以没有不合理的语言。四、正业。业即是作用,这里是专指身体所起的作用。杀、盗、淫、戒、定、慧皆是身体所起的作用。正业、当然是戒、定、慧的正用。正用、就是清净的身业。五、正命。命就是生命,生命的延续,必得要食来维持。佛的制度,佛弟子如果以种植田园、养蚕、经商。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或卜算星相来维持生活,那就是邪命。惟以乞食为活,那才是正命。前面的正思惟、正语、正业,就是身口意三业,三业的清净存续,须顺于正法,是为正命。六、正精进。用真智来策发修行,勉力的趋向正道的涅槃大路,是为正精进。七、正念。运用真智,忆持无漏正道,不许邪念渗透进来,所以叫正念。八、正定。定所以齐壹心志,伏除烦恼。由正见至正念,皆为定的加行。加行、也就是准备的工夫。正见至此,如汇流归海,所以定居最后为八正道的总结果,而以寂湛灵明之心体为他的体性。经上又说:得正智慧,常现在前者。楞严经上不是说过吗;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这里的得正智慧,正是因定发慧的说明。因为正定既然成功,真正的智慧,自然就恒常现前。如水清月现,那是最好不过的譬喻。各位听众!八正道,为声闻圣者初果以前的修法,七觉支反为初果见道以后的修法。经论中多以七觉支在前,而以八正道居后者,是数目之次第,不是修行之次第。而八正道中是以正见为主体,其实正见亦即正智之别名。此点不可不知。三十七道品,是三乘共修的佛法,但我们不必自暴自弃,以为我是凡夫,三十七品于我们无缘,那是天大的错误。我们只要以八正道中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来约束我们的身心,那末!我们眼前就是世间的圣人。向下讲到:乙字下第十五段,兼修止法。经上说: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止者,停息的意思。人们日常接触的外境,千头万绪,即使你身体上得到休息,可是你内心上的妄想,如空中的空华,此起彼落,乱飞乱舞。因此、我们应该修止的工夫。止的工夫,没有什么巧妙,就是放下来三个大字,有念头起来,就将他放下。最后连放下也得放下。拿教理来说:就是内六根,不分别攀揽外六尘,而使内心宁静以达到回返天真的愿望。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者?修行人,能修行于止,则一切的结使,皆可涤荡干净。结和使,皆是无明烦恼的异名。烦恼能系缚身心,结成苦果,所以叫做结。又能驱使众生,流转生死,所以又叫做使。结、使、各有十个名词,讲起来很麻烦的,所以我就从略不讲。今天讲到这里为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话 第二十八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