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17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7集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四面第一行,从当中看起:【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自性如幻』是说它起用,它起作用的时候,佛在《金刚经》上所说的「梦幻泡影」。这个事情,世尊常用「不可思议」这句话来说明事实真相,而我们乍听之后,对这个讲法实在是很难令人满意。世尊为什么不把这个真相说出来,只用「不可思议」这句话,好像是搪塞一样。其实佛说的是真话,只有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下,事实真相才大白,你才完全明了。「思」是意识,「议」是言语,而这个事实真相绝对不是言语能说得出的,也不是思惟想象能达得到的。因此「不可思议」是一句真实语,绝对不含糊,绝对不是来搪塞,是跟你说一句真话。只要你不思不议,事实真相就现前了。为什么?前面说过,一切法是由心想生,你把心想止住了,然后你见到一切法的真相,一切法原来「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中观论》所讲的「八不」,这个时候你才真正体会得。我们是凡夫,我们始终离不开思议,所以永远不能见道。这个「道」就是自性,宗门讲「明心见性」,永远没有法子见性。什么人能见性?他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思不议,他就见性。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佛在经论里面常讲,「言语道断」是不可思,「心行处灭」是不可议,所以「不可思议」就是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真相就现前了。可是世尊教导我们,不思议当中他教给我们思议,不可说之中他跟我们常说,这里头有个奥秘,我们要明了。佛的说法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这谁懂得?会听的人,「听而无听,无听而听」,他就契入了,这叫根熟的众生,上上根的众生。佛说得没错,我们听错了,我们为什么听错?因为我们有思有议,我们不解如来真实义。所以「愿解如来真实义」这句话,谈何容易!自性起用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不仅是十法界,一真法界也是自性起用,十法界如幻,一真法界也不真,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世出世间。所以觉悟的人、法身大士,住一真法界、住华藏、住极乐,一丝毫沾染都没有。为什么?他知道那都是「梦幻泡影」。所以底下一句,『智者知已』,这个「智者」是诸佛菩萨,菩萨中特别是指法身菩萨、法身大士,他们知道,了解诸法实相。知道之后,他怎么生活?他跟我们生活的理念、行为不一样,他修善业。不但是行善、言善,心里面一丝毫的恶念都没有。我们今天办不到,为什么办不到?我们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所以做不到。佛在此地这个「应」是劝告的话,是对我们讲的,『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蕴处界」是所生,自性是能生,能生、能现、能变。自性能现是属于它的本能,至于能变,能变是迷失了自性,自性所现的现象就会产生变化,将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这三句,「知」是缘,「修善」是因,下面讲的「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是果,「见者无厌」是善报,种善因得善果。为什么要修善业?修善业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的,「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这一桩事情,中国的圣人也说到了,没有佛经讲得这么透彻。但是细细想想,这些人很可能也是诸佛如来应化的。孔夫子、孟夫子、老子、庄子,是不是诸佛如来应化的?在理论上讲决定讲得通,但在事相上没有证据,理上讲决定讲得通。儒家所讲「人之初,性本善」,本来是善。「性相近,习相远」,相近是一样的,本性是一样的,这跟佛法里面讲的无二无别。佛法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平等的。哪个人不是好人?哪个人不是佛陀?既有佛性,皆当作佛。《无量寿经》上有一句了不起的话:「一切皆成佛」,他怎么不善?纯善!我们每个人都是纯善。纯善现在为什么变成不善,去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17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