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 第80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80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十善业道经》第十一面倒数第二行,从当中看起: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这是说离邪见,不但是成就十种殊胜的功德法,如果能够回向无上菩提,这一段经文,我们在上来总共十个小段里面,每一段都是以这个为结语,这个地方可以说是总结。什么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话是梵语,古时候翻经,在体例里面有五种不翻,这一句是可以翻的,在五不翻里面属于「尊重不翻」;也就是学佛终极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最后希求达到的、得到的是些什么?就是这一句。这一句的意思,翻译成华文是「无上正等正觉」;「阿」翻作「无」,「耨多罗」翻作「上」,印度称「三」,中国「正」的意思,「藐」是「等」,「菩提」是「觉」。为了尊重,保持音译。在这一句中,它有三个层次,就是「正觉」、「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学佛人所希求的。
如果得到正觉了,在佛法里面就称之为证阿罗汉果,小乘阿罗汉、辟支佛都是得到正觉。佛跟我们说,世间人天也有很聪明的人,他对于宇宙人生有相当的觉悟,但是不称「正」,这个「正」字招牌很难取得。佛家讲「正」的标准是什么?必须是我执破了才叫做正。要用《金刚经》的话来讲,大家这个概念就很清楚,「无我相」才称之为正觉。世间天人很聪明,我们知道现在许多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他还有「我」,还有我执、还有法执,这个虽然称「觉」,不能称为「正觉」;一定要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才叫「正觉」。
四相虽然破了,并没有彻底破尽,这个四相是有差等的。譬如说我相百分之百的破了、没有了,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有,还没有破荆为什么?我相是属于我执,就是执着,执着没有了;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属于分别,是属于妄想,所以这个没有断荆因此,佛家觉悟分三个阶段。分别断尽了,妄想还没有尽,这个阶层叫做「正等正觉」。「等」,等于佛,诸位要晓得,「等于佛」他不是佛,只是等于而已。必须分别、妄想都断了,这个时候才叫做「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无上正等正觉只有一位,圆教里面圆满的佛果,等觉菩萨以下都属于正等正觉。但是诸位要知道,正等正觉最低的位次是圆教初住菩萨。由此可知,四圣法界里面,总而言之都是属于正觉,虽然他们的层次也有高下不同,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这个「佛」就是天台家所讲的藏教佛、通教佛,都是属于正觉,不能称为正等正觉。在天台大师「六即佛」判教的,他们是「相似即佛」,就是四圣法界是相似即佛。
离开了十法界,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时候是分证即佛,才称之为正等正觉。所以诸位必须要有很清楚的概念,正等正觉是称法身菩萨,没有证得法身的不在这里面,这是天台家讲的分证即佛,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我们学佛目标在此地,不是求别的,是求对于宇宙人生究竟彻底圆满的觉悟,那就叫做「无上正等正觉」。怎么求得?你看看此地,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佛将一切善恶归纳为十条,十善反面就是十恶,离十恶就是十善。由此可知,善恶体是一个,是一个体性,只是迷悟不同而已。
六道里面,迷的人多,觉悟的人少。尤其是现代的社会,不但迷的人多,而且迷得非常严重,对于圣教、对于善言不能接纳,这在佛法里面说,业障习气太重了,虽然天天在修学,都没有办法入境界;这个境界,我们通常讲佛门,没有办法入佛门。我们今天都在佛门之外,没有进去。什么人进去?小乘初果、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这就好像念书一样,十信是小学,初信位是一年级,你已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