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116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16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六面,经文第四行:

    【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忘,寂然调顺,断诸烦恼。】

    五根,第一个是「信」,昨天跟诸位介绍过了。第二个是「进」,精进。从这些地方我们能够觉察到,「四神足」里头有精进,「五根」有精进,「五力」也有精进,「七觉支」里头也有精进,「八正道」里头也有精进。由此可知,佛教里头任何一个名相,它在哪一个不同的地方,它就有不同的解释,绝对不是一样的解释,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根」的精进跟「力」的精进当然是不相同的,如果相同,佛何必分这么多科目?「三十七道品」就分成七个科目,由此可知,它说法不一样。同样的一个道理,佛说布施说得多,持戒说得多,你也要清楚它在哪一个科目里面,解释不相同。你懂得这些原则原理,我们为别人讲解、自己修学,就会很清楚,真正能得受用。

    五根,「进根」是精进的根,照古人的说法,它是「信诸法故,倍策精进」。这个意思不难懂,对于佛所讲的一切法,你真正能相信,「信根」确立了。但是这个「信」要有根,它有四个层次的。如果我们今天讲信佛,在家出家的佛教徒都信佛,有没有根?没有根,所以这个信绝大多数是属于「迷信」。什么叫迷信?「佛」是什么?「教」是什么?「佛教」是什么?他都没有搞清楚。他看到佛像、菩萨像,他会拜,他也很虔诚,但他什么都不知道,把佛菩萨当鬼神看待。他为什么要来拜?他来祈福,希望鬼神能够帮助他。把佛菩萨当鬼神一样看待,佛、神、鬼不分,这就是流于迷信。

    所以,过去一些大德们提倡「正信」。什么叫正信?把佛法的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这个信叫正信;有理论做根据的,这就不是迷信了。正信是有别于迷信,可是那个信,正信的佛教徒他有没有根?不见得。我们所看到的一些现象,他学得很多,学得很杂,学得很乱,可见得他没有根。他如果有根,他会有受用。有根必定是一门深入,长时间的熏修,这叫有根,这个道理要懂。所以这个「信」要有根,他讲了四个层次,是非常有道理。

    第一个要「信」,第二个要「忍」。「忍」这个字用现代的话来讲,「肯定」,决定没有怀疑。忍是没有怀疑。有些人信,他有没有疑惑?他有;疑没有断,止在信,没有到忍。到「忍」,这个疑断掉了。疑虽然没有了,肯定了,而你喜不喜欢?世出世间法太多了,你在一切法里面,你到底喜欢哪个法门?有人喜欢名闻利养,有人喜欢五欲六尘,有人喜欢财富。你对于佛法喜不喜欢?你喜欢的程度又如何?今天法师在这里讲经,你说你喜欢佛法。那一边有个人告诉你,你今天到那边去可以赚一百万美金,赶紧到那边去了。你这个欢喜是在财富上,不是在佛法上。过去李炳老常跟我们讲:那一边说「你去一下,可以赚一百万美金」,他也不去,「我要闻法」,这才叫真的乐!可见得难,「信」要有根不容易!决定不受外面境界的诱惑,不会被外面境界动摇,你这个「信」才有根。「欲」是什么?「欲」是在法里头得到乐,我们常讲「法喜充满」。

    我们自己想想,我们的「信」有没有根?「信」没有根,「精进」就没有了,怎么可能会精进?必须信要有根了,他对佛法自然就会精进,所以「精进」也有根。五种根具足,菩提道上就会往前面精进,不会退转。诸位同学要晓得,到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经》跟我们讲的,还是从「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修,那是什么?前面三科你具足了;你要晓得前面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有这个基础才有「根」。我们前面没有这个基础,没有这三科基础,你说有根,这根从哪来?前面三科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备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116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