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 第130集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130集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六面,倒数第三行:

    【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

    这个『力』是讲「五力」。前面说过「五根」,五根增长,它就产生力量,所以称之为「五力」。这五条名称跟五根相同:信、进、念、定、慧。每一条我们都要有相当程度的认识,还要认真努力去学习,这样才能得到受用。第一条是「信根」。我现在在此地跟诸位介绍的教材,是取自于《教乘法数》。最近好像《教乘法数》印出来了,印的本子很理想,同学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拿一部。只是前面排列顺序差了一点,这是当初我没有注意到,都是由工厂里面去做。一本书展开,第一篇应当是序文,它是雍正的序文,用红色的颜色印的,那个要摆在前面,序文后面才能排目录。我看现在这个本子,目录排在前面,序文排在后面,这个颠倒了。像这些地方,这是常识,都应当有的,读书人哪里说这个常识没有?这个是说不过去的。现在印的数量不多,只有一千本,是我们自己用,不对外流通。所以大家应该晓得,以后要印书的时候,要留意,不要给人家看笑话。

    五根第一个是「信根」,第二个是「进」,后面是「念、定、慧」。信根增长,就成为力了。信力的解释:「信根增长故,能破疑障」,信就不怀疑了。我们今天信有没有力?没有力。不但没有力,可能连根都没有。我们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怀疑,怎么能成就?古人说得非常好,可是我们不相信。今天这个世界之动乱、人心之坏,史无前例,将来在历史上是大乱之世。动乱的根源在哪里?如果找不到这个因素,不能把动乱的根源消除,这个社会怎么会安定?世界哪里有和平?

    这个根源,古人一句话就说出来了,我们不但是不相信,天天念这个话也没想到。在中国古代,童蒙念的《三字经》,《三字经》前面第一句就是世间治乱的根本。谁相信?那都是节录圣贤人精要的教诲,是精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不是把治乱的根源说出来了吗?「性本善」的「善」不是善恶的善,远离两边,中道不立,这叫「至善」,这是真善,那是圆满的性德。所以说「性相近」,性是一样的,一切众生本性都一样,本性里头具足圆满的智慧,具足圆满的德能,所以「生佛不二」,众生跟佛丝毫差别都没有。为什么会有差别?后头一句,「习相远」,习是习惯,那是习性不是本性,习性就不一样了。所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习性。

    因此,人不能不受教育。教育的目的在哪里?教育的目的是教我们亲近圣贤。我们的习性,如果亲近圣贤,人不知不觉就变成圣贤,这是教育的熏陶。我们天天跟佛在一起,不知不觉就成佛了。天天跟菩萨在一起,不知不觉就变成菩萨了。天天跟恶道在一起,也不知不觉就变成恶道了。鬼道是贪心,地狱是瞋恚,畜生是愚痴,跟这些人天天在一起,他就染上贪瞋痴,就变成恶道了。教育重要!我们看看今天社会的教育。在家里面,父母教什么?在学校,老师教什么?在社会,你天天看的报纸、杂志,电视、电影,这是社会教育,它教的是什么?再看看宗教,宗教是圣贤教育,现在宗教里面教的是什么?我们就知道,这个世间动乱的根源就找到了。对治,就要从根本上着手,原来这是个教育问题!我们在讲经的时候常讲,这不是政治问题,政治解决不了;这也不是军事问题,武力解决不了;也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科技问题,都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教育问题。

    所以古今中外的圣哲、圣人、神人,他干什么?教育。在这个世间他不选择其它行业,他选择教育。为什么?救世救人。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选择这个行业,我们是用什么心、用什么志向来选择的?如果也是为名闻利养,你走的是三途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讲记 第130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