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第二
(12)。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注释】
①杨朱战国初哲学家。先秦古籍中又称他为阳子居。魏国人。反对墨家的兼爱和儒家的仁义思想,主张贵生、贵己、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沛今江苏沛县。
②老聃春秋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说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书。老子与杨朱不同时,本文述两人相遇事,当是寓言。《庄子》载此事,即在《寓言篇》中。秦今陕西省一带。
③邀《释文》:邀,抄也,遮也。
④梁今河南开封市。
⑤中道《释文》:中道,道中。
⑥今不可教也张湛注:与至人游而未能去其矜夸,故曰不可教者也。
⑦涫漱巾栉涫,音qun(贯),通盥,盥洗,本文指洗手的水。漱,漱口,本文指漱口水。中,毛巾。栉,音zh(质),梳篦的总称。
⑧间《释文》:间,音闲,下同。
⑨睢睢而盱盱睢,音suī(虽)。睢睢,仰视貌。盱,音xū(虚)。盱盱,直视貌。《释文》引高诱注:睢盱,视听貌。陈鼓应:睢,仰目。盱,张目。皆傲视貌。陈说可从。
⑩辱杨伯峻《集释》引马其昶:辱借为黩。黩,音d(渎),黑。
(11)舍迎将家杨伯峻:《道藏》各本舍下有者字,惟《四解》本无者字,汪本亦无者字,是也。俞樾:舍与舍者不同。下云舍者避席,又云舍者与之争席矣,皆谓同居逆旅者。此云舍,则谓逆旅主人也。主逆旅者即谓之舍,犹典市者即谓之市,主农者即谓之田。迎将,迎接。
(12)炀音yng(阳),烤火。
【译文】
杨朱向南到沛地,老聃西游到秦地。杨朱抄郊野的小路,至梁地遇到了老子。老子在半路上仰天长叹道:起初我以为你是可以教导的,现在看来不可教导了。杨朱没吭声。到了旅舍,杨朱给老子送上洗脸水、嫩口水、毛巾和梳子,把鞋子脱在门外,跪着走到老子面前,说:刚才您老人家仰天长叹道:起初我以为你是可以教导的,现在看来不可教导了。学生想请教您原因,但路上您没有空,所以不敢问。现在您有空了,请问我哪里做错了。老子说:你神态傲慢,谁还愿意和你相处呢?最洁白的东西好像十分黑暗,最道德的人好像有所不足。杨朱立刻变得十分恭敬地说:敬听教诲了。杨朱往沛地去,走到旅舍的时候,主人十分客气地迎接他进房间,老板安排坐席,老板娘拿来毛巾和梳子,旅舍的客人让出了坐席,在灶前烤火的人让出了灶门。当他从沛地回来的时候,旅舍的客人们已不再拘束,同他争抢坐席了。
【原文】
杨朱过宋①,东之于逆旅②。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③,恶者贵而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④,安往而不爱哉?
【注释】
①宋在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之间。
②东之于逆旅《庄子山木》作: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韩非子说林上》作: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逆旅,旅舍。
③恶丑陋,与美相对。
④自贤之行王叔岷:《韩非子说林上篇》之行作之心,审文意,当从之。
【译文】
杨朱经过来国,向东到了旅舍。旅舍主人有两个小老婆,其中一人美丽,一人丑陋,丑陋的受尊宠而美丽的受冷落。杨子问这是什么缘故。旅舍的伙计回答说:那美丽的自以为美丽,我并不觉得她美丽;那丑陋的自以为丑陋,我并不觉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