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九、实事求是 反对浮夸指标
在这种形势下,贾拓夫是没有能力扭转局面的,他只能力所能及地不断提醒而已。

    当时,许多人站在高指标上说话,虚报现象严重,至于是否真的实际,却很少认真研究。也有一些人,觉得应当实事求是,希望能少出偏差。有一次,计委秘书处赵家梁等几位同志在计委写了一张大字报,题目是《提倡说实话》。贾拓夫上班来得早,一看就说:“很好嘛!”马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在他之后,好几位计委副主任也陆续签了名。这样一来,赵家梁的大字报成了贾拓夫的大字报,一时在机关内引起很大反响。

    1958年10月中旬,贾拓夫协同李富春在北京召开全国计划会议,他仍在提出问题。他说:

    “现在大跃进形势很好,有很多好的经验。好的事情可以谈谈,这是主要的,基本的。同时也要谈一下有些什么问题。”

    “这次开会要虚实结合,恐怕要以实为主,虚的也要谈。”

    “以钢为纲,但矿山、轧钢有问题。现在看来,第一季度要突出抓钢材,全年来讲,矿山问题很大。”

    “明年的形势的演变还要看,例如是否再搞5000万人以上炼钢?还要重新研究。工业、农业同时跃进,多少劳力给农业,多少给工业,要统一安排。”

    “除了钢铁、钢材,还要有其他来配合,煤、电、机械、铁路运输、劳动力等等。现在各地方提出的其他方面也要跟着涨上去,也是自然的。重点离不开一般,不管是不行的,大配套就是这个问题。不能只顾主机,不顾副机。”

    “群众路线解决问题,并不是一切都能解决,大跃进中也会有矛盾。”

    “看到好的方面,这是主导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新的问题。”

    “这次会议能把问题提出来,也是好的,在此基础上,先把第一季度计划安排下来。因此,这次会议第一暴露矛盾,第二重点安排,第三解决调入调出,第四先定第一季度。至于明年全年计划,要看今年第四季度完成的如何,然后再订。定案还要由中央解决。”

    “土和洋,大和中小相结合,但一定要有个比例,没有比例是不行的。”

    “分散与集中,分散以调动地方积极性,可以争取时间搞快些。但只有分散,没有集中,就会乱套,就没有全局,就不能保证重点。看来还得很好结合,不能偏废。”

    “包干与统筹。地方包干是在全国统筹计划下的包干,而全国统筹则又是在地方包干基础上统筹。不能只强调一面,还是要结合好。”

    他的这些意见均在会议期间向中央财经小组作了汇报,具体地反映了暴露出的各种矛盾。他认为,“暴露矛盾,使各部对下面的情况和问题了解得更清楚一些,也使各地对总的情况了解得更多一些,是有好处的。但是这次会议要解决问题很困难,建议明确一下总的目标,重点解决钢要成材,机要配套的问题,先把1959年一季度计划安排下来,全年计划到时与各部各省再研究后,报中央会议来确定。”

    计划会议上,根据8月北戴河会议的精神,各地报的计划汇总,结果是1959年钢产量指标到了3900万吨(当时正在努力争取1958年钢生产达到1070万吨。就是说,1959年又要在此基础上再翻两番)。这可是实实在在地搞生产,不是吹气,凭什么条件去实现?怎么有可能达到呢?贾拓夫已是忧心忡忡,难以安眠了。但是,当时毛泽东主席表了态:“3000万吨可以了。”提出的口号是“为3000万吨钢而奋斗!”在财经小组会议上,其他几位主管经济的副总理对此都没有表态(看来也确实不好表态),责成贾拓夫负责先起草文件,准备带到11月召开的武昌会议上去用。

    贾拓夫承接任务后,心情格外沉重,他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之中。当时秘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贾拓夫传简介 >贾拓夫传目录 > ○九、实事求是 反对浮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