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卷十二
天下,用文治治理天下。

    罢兵:停战收兵。

    显:使其显贵。

    摈斥:排挤,排斥。

    【译文】

    汉朝衰微而又复兴,固然都是光武帝的功劳,但是更始帝刘玄即天子位之后,光武帝接受了他的封爵官位,面向北做了臣子,等到平定了王郎、安定了河北,更始命令撤军,但光武帝推辞不受召见,在这时开始有了二心。正当刘玄被赤眉军围困时,光武帝却杀了他的将领谢躬、苗曾,攻取洛阳、打下河东,反而成了刘玄的腹心之疾。后代根据成功或失败来评论人,因此不再议论。我认为光武帝知道刘玄不成才,一定会败坏大业,因此用武力夺取政权,用文教治理天下,还算可以辩解。那鲍永、冯衍,开始时坚守并州,不肯投降,听到刘玄已死,才停战来归顺光武帝,说道:我实在惭愧带领我的部众来幸得富贵。他的忠义节操,威严正气,值得称赞。光武帝不能提拔重用他,听到他的言谈就不高兴。鲍永后来因为另外立了功被任用了,而冯衍却终身被摈弃排斥,大臣们也没有谁替他说话的,唉!可叹哪!

    逸诗书

    【原文】

    逸《书》、逸《诗》①,虽篇名或存,既亡其辞,则其义不复可考②。而孔安国③注《尚书》,杜预注《左传》,必欲强为之说,《书》汩作注云言其治民之功,咎单作《明居》注云:咎单,主土地之官。作《明居》,民法,《左传》国子④赋辔⑤之柔矣注云义取宽政以安诸侯,若柔辔之御刚马,如此之类。予顷教授福州日,林之奇少颖⑥为《书》学谕,讲帝厘下土数语,曰:知之为知之,《尧典》《舜典》之所以可言⑦也;不知为不知,《九共》、《槁饫》略之可也。其说最纯明可嘉⑧,林君有《书解》行于世,而不载此语,故为表出之。

    【注释】

    ①逸:散失。《书》:《尚书》。《诗》:《诗经》。

    ②考:考证。

    ③孔安国:孔子的十一世孙,约汉景帝元年到昭帝末年间在世,跟随申公学《诗经》,又跟随伏生学《尚书》。汉武帝末年,鲁共王在孔子的旧宅中发现了古文《尚书》、《礼记》、《论语》,都是科斗文字,当时没人能够认识。只有孔安国能解,用当时的文字将尚书批注出来,一共有58篇。

    ④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

    ⑤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⑥林之奇少颖:林之奇,字少颖。

    ⑦可言:可以解说。

    ⑧可嘉:值得嘉奖、表彰。

    【译文】

    散失的《尚书》、散失的《诗经》,虽然有些篇名留存着,但既然它的内容亡逸了,那么它的意义就不再能够考证了。可是孔安国注《尚书》、杜预注《左传》一定要想给它们作出解释。《尚书》的汩作,孔安国注释说,这是说他治理边疆功劳,咎单作《明居》,注解说:咎单,是管理土地的官,写了《明居》,是关于民法的。《左传》中国子赋辔之柔矣,杜预注解道:它的意义在于,要用宽松的政治来使诸侯安定,就像柔软的缰绳驾驭刚烈的骏马一样。像这一类的很多。我不久前在福州任儒学教授时,林之奇(字少颖)做了《尚书》学的教谕。在讲帝厘下土几句的时候,他说:知道就是知道,这就是《尧典》、《舜典》可以解说的道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九共》、《槁饫》略去它也是可以的。这种观点是最精纯明白值得表彰的。林之奇有《书解》流行在社会上,可是没有写上这几句话,因此我为他发表出来。

    虎夔藩

    【原文】

    黄鲁直《宿舒州太湖观音院》诗云:汲①烹寒泉窟,伐烛古松根。相戒莫浪出,月黑虎夔藩。夔字甚新,其意盖言抵触之义,而莫究②所出。惟杜工部③《课伐木》诗序云:课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容斋随笔简介 >容斋随笔目录 > ·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