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容斋续笔·卷六
    朱温三事

    【原文】

    义理所在,虽盗贼凶悖之人①,亦有不能违者。刘仁恭为卢龙节度使,其子守文守沧州,朱全忠引兵攻之②,城中食尽,使人说以早降。守文应之曰:仆③于幽州,父子也,梁王方以大义服天下,若子叛父而来,将安用之④?全忠愧其辞直,为之缓攻。其后还师,悉焚诸营资粮,在舟中者凿而沉之。守文遗⑤全忠书曰:城中数万口,不食⑥数月矣,与其焚之为烟,沉之为泥,愿乞其所余以救之。全忠为之留数囷,沧人赖以济⑦。及篡唐⑧之后,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次擢用⑨。全忠薄⑩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宋州节度使进瑞麦,省之不怿,曰:宋州今年水灾,百姓不足,何用此为?遣中使诘责之,县令除名。此三事,在他人为之不足道,于全忠则为可书矣,所谓憎而知其善也。

    【注释】

    ①盗贼凶悖之人:背叛朝廷的凶狠暴虐的盗贼。

    ②全忠:后梁太祖朱温,起初参加黄巢起义,降唐时被唐僖宗赐名全忠。引兵:带领军队。

    ③仆:我,谦辞。

    ④将安用之:你将如何任用、安置他呢?

    ⑤遗:赠送,这里表示给朱温写信。

    ⑥不食:没有东西吃。

    ⑦济:活命。

    ⑧篡唐:篡夺大唐江山。

    ⑨当不次擢用:应当被破格提拔。擢用,任用。

    ⑩薄:轻视,鄙薄。

    鸱枭:同鸱鸮,这里代指罪人。

    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勒令苏循辞官回乡,将苏楷削职为民。勒,勒令,强令。

    瑞麦:一株多穗或异株同穗的麦子。古时将此当做吉祥的兆头。

    不怿:不高兴。

    诘责:诘问责备。

    【译文】

    义理无所不在,即使是背叛朝廷的凶恶盗贼,有时也不违背。唐朝末年,刘仁恭任卢龙节度使,他的儿子刘守文驻守沧州(今属河北),朱温(赐名全忠)率兵围攻沧州,沧州城中能吃的东西都吃完了,但仍苦苦坚守,朱温派人劝说刘守文早日投降。刘守文回答说:我和刘仁恭是父子关系,梁王你正用正义征服天下,如果当儿子的背叛了父亲而投靠你,你将如何任用他呢?朱温听了刘守文的正直言辞,感到很惭愧,就减缓了攻势。后来,朱温撤军,准备把各军营中的粮草全部烧掉,河中的粮船也都凿沉在水中。刘守文写信给朱温,说:沧州城中几万军民,已好几个月没东西吃了,你与其把粮草烧成烟灰,沉没在水中烂成泥,不如发点慈悲,把剩余的粮草用来救活沧州城中的军民。朱温就留了几座粮仓没有烧,沧州城中的军民靠此得以活命。到了朱温篡夺唐朝江山,做了后梁皇帝后,苏循和他的儿子苏楷,自以为对后梁有功,应该被破格提拔重用。而朱温却看不起他父子俩的人品,认为他们是唐朝的罪人,卖国求荣,牟取私利,便勒令苏循辞官回家,苏楷削职为民。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进奉象征吉祥的多穗麦子,朱温看了很不高兴,说:宋州今年发水灾,老百姓缺食少衣,为什么还要进奉祥瑞征兆?并派宫中的宦官到宋州责备节度使,还罢免了进献瑞麦的县令。这三件事,对于其他人来说不值得提及,但对朱温来说,却值得大书特书,这就是憎恨一个人也要知道他有好的一面。

    文字润笔

    【原文】

    作文受谢①,自晋、宋以来有之,至唐始盛。《李邕传》:邕尤长碑颂②,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③,多赍持④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故杜诗云:干谒⑤满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麒麟织成罽。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又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容斋随笔简介 >容斋随笔目录 > 容斋续笔·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