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楞伽经》第十六讲
。
楞伽王,何者是非法刚才讲的是所谓正确的东西,从其本质来说也是空性,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都不可取何况不正确的呢?所谓诸法无性无相,永离分别。如实见者就是超越这个观念的,若有若无如是境界彼皆不起,是名舍非法。
我们不在法里头好像就是所谓的非法。我们对法的认识很清楚的时候,就产生一种好像非法的观念。你所谓的超越的观点就产生,诸法无性无相,我们看待一切现象的发生,它的作用也好,它的外表形象也好,都是没有一个究竟实义的存在。我们从空性的角度去看,没有一个具体的、实质性的东西去可以去揣摩,没有。
就说佛与众生,什么叫佛?什么叫是众生?都是虚妄的概念。虚是什么意思呢?你不要认为虚是不实在的,虚是空无、是本体。妄是形象,表现的形象。虚妄构成了我们所说的众生界,什么解脱众生和不解脱众生,一切众生依虚妄而生。
解脱的众生依空而生呀,虚嘛;不解脱的众生依妄而生。这个你要听不明白我也没办法,真的。这个你要认得清楚的话所谓的非法相你就知道,就是说诸法无性无相,一切诸法实际上没有一个所谓的作用和表象。你从刚才我讲的那个角度你就认识到了吧?众生解脱和不解脱,一体而观不同而已,从本体上说没有一个什么作用和外在的形象出来,你这样才能永离分别。你以这种观念去看待众生界,你就永远没有分别了。
这正符合了《圆觉经》告诉你的清净、圆照、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清净、圆照、觉相,就是刚才告诉你的诸法无性无相呀,永离分别就是永断无明。我们要去分别相分和体分,众生都是分别相,解脱的众生都是分别体,记住,都是假的,都是妄想分别。
我们不管解脱的就管那个没解脱的,因为我们是没解脱的,没解脱的要分别相呀,什么叫相?哎呀,好呀,坏呀,感受啊,那叫相。无相,实际上没有这个相。你去想谁在受?没有受和所受你还有相吗?有和无谁在受?你在受吗?你受的东西你能拿出来吗?咱就顺应理性来分别,你说你有好的感觉,拿出来看看,你有不好的感觉拿出来看看,没有?没有就证明对了嘛。
你要承认道理嘛,你要不承认道理那没办法。纵使你不承认道理到最后还得承认呀,而且不得不承认,你死了还有啥?三世七载任你万般能,一旦无常万事,世人都知道这道理呀,他不敢承认。他承认这个道理就不会分别、不会执着了。那叫取心而不取相啊,那样的话你一下就解脱了,就成了解脱的有智慧的众生了,贤圣众。贤圣众再解脱呀,就连体都不分别了,成佛了。这叫什么?如实见者,这是真实之见。
如实见者,若有若无如是境界彼皆不起,是名舍非法。复有非法,所谓兔角、石女儿等,皆无性相不可分别,但随世俗说有名字,非如瓶等而可取著;以彼非是识之所取,如是分别亦应舍离。是名舍法及舍非法。
如实见者这是真实之见,若有若无别管你是哪种感受,如是境界彼皆不起你对待这种境界甚至连这么个认识你也别管它有和没有,是名舍非法这叫啥?舍非法境界。舍去非法境界,我们连否定都不否定了。那就是见相离相,终无所离,成就大道。
你怎么去体会理事是无二的呢?你认识真的清晰自然行为不会乖张,你认识不清晰行为才会错误嘛。你的行为不是表现在这个身体哟,第一行为是表现在你的念起处。心清净清晰了、心无所著了,你的念起处,你的行为就不会乱。记住啊,你的心清楚念起就不会乱,心不清楚念就会乱。真的,我问你:你是男的女的?你说:我不知道。哈哈哈,你很清楚嘛,清楚的时候你念起就不会乱。
你的心非常清楚,你知道你是什么心。哦!我是什么心我很清楚,我就不会乱了。念念如是,念念如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