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述要
分别,无能所,无寻求也。以无分别能所,无寻求故,是以无憎爱也。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不可说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
此心者,圆觉妙心也。得成就者,是一心圆满无住。一心圆满无住不生分别,自然横遍竖穷,非有非无。
既然一心圆满无住,故不住于修亦不住于证。以成就时,既不住于修,复不住于证,所以说于此无修亦无成就。
圆觉普照,寂灭无二。
圆觉妙心清净无住,无住则无所照,无所照则无所不照,故曰圆觉普照。
以圆觉普照圆无际故,是以无所谓照。以无所谓照,故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正以常照故常寂,复常寂故常照,故曰寂灭无二。
于中百千万亿以下,是说圆觉圆满无际,寂而照,照而寂的情况下,是寂灭无二不动的。一切法的生灭动止,皆如空华,幻化不实。故曰百千万亿不可说阿僧祇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因为一切诸法,缘起性空故,幻化非实故。
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一切诸法,无非圆觉,故一切即一,为一真法界。此是以理约事,事虽千差,而理性是一,故曰一切即一。理性虽一,不碍事有千差,故曰一即一切。以事分理,则一即一切,所以恒沙佛土,与圆觉无差而差,是为不即。以一切即一故,所以恒沙佛土,与圆觉差而无差,是为不离。以不即故,所以无缚。以不离故,所以无脱。
不即不离不缚不脱,是一法界。一法界者,一切诸法皆一法界也。以一切诸法为一法界故,所以众生本来觉性圆满,本来成佛。于一法界中,无生死涅槃之分别。故菩萨及末世界生,修习圆觉妙心得成就者,始知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昨梦者,梦中所见,历历分明。一旦醒来,梦中所见一切,空无所有。生死涅槃,亦复如是。迷时分明有生死,厌离生死,则执有涅槃。觉后方知五阴皆空,五阴空故,生死亦空。生死空故,涅槃亦复无有。故曰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住无止无作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如昨梦故,幻化不实。既然法非实有,等同空花,焉有生死涅槃可得?既无生死涅槃,焉有起灭来去可得?是以当知生死本来无起无生。无起无生,当亦无灭,无灭者无涅槃也。有生则有来,既无生故知无来。有灭则有去,既无灭故知无去。以如昨梦故,所以生死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
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
其所证者,大圆满觉也。大圆满觉者,一真法界理性也。其理性不二不别,以不二不别故,所以无得无失无取无舍。
其能证者,无住(应为作字)无止无作(应为任字)无灭。
其能证者,即如来本起因地法行,亦即于一真法界起行修也。
一真法界中,无有分别,故无修亦无证。既然无修无证,云何言于一真法中起于行修耶?于一真法界中起行修者,心无所住也。无所住而生其心,便是如来本起因地法行。所证之圆觉,无定性不可得。能证之因地行修,无所住不可得。如是无界为界,曰一真法界。所以如来本起因地法行者,在以无住心,冥契无所得法。如是心无分别,法亦无分别,是谓无分别智。得无分别智,便能分别一切。是名圆觉,亦名正遍知。
至于作、止、任、灭,皆为有所住有所得心。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