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述要
心体。已如空花。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花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
有作者造作也,凡有造作起心动念之思惟分别,皆从执有取相心起。以取相故,皆是六尘妄想攀缘之气分,非实心体。真实心体者,一真法界性也。一真法界性,无种种取相分别。
云何六尘缘气,皆是妄想?因为一切法缘起性空无有实体,故取相之想,皆是妄想。
既然有作思惟之有心,虚伪无实,已为空花。若用此虚伪无实之心,辨于佛果,岂非以空花复结空果吗?所以能辨之思惟心,所辨之佛果,俱成虚伪矣。
浮心者不实之心,故曰虚妄浮心。巧见者,虚伪不实之见也,故不能成就圆觉方便。不能为成就圆觉之方便。
最后诃金刚藏三问,非是正问。如是分别,非为正问。以迷说觉,觉亦为迷,岂是正问?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未曾有终始若以轮回心
思惟即旋复但至轮回际不能入佛海譬如销金矿
金非销故有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一成真金体
不复重为矿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花相
思惟犹幻化何况诘虚妄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
如来寂灭性,即圆觉也,妙圆觉性未曾有始终生灭等分别。
若以轮回心,思惟即旋复。轮回心,即种种分别取舍。若以种种分别取舍心思惟圆觉,则圆觉亦随旋复。
余如长行所释,不另。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藏。令诸大众深悟轮回分别邪正。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于大涅槃生决定信。无复重随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于是弥勒菩萨,具仪请法。文中所述,总在领旨得益,上感佛恩。
无畏道眼,以权实智观一切法谓之道眼。以实智观一切法空曰慧眼,以权智观一切法假曰法眼。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
欲游如来大寂灭海者,入佛大圆觉也。
轮回根本者,总说即是无明,分别说即贪嗔痴。
种性者,后文自有解释。
唯愿不舍救世大悲。令诸修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慧目肃清。照曜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唯愿世尊不舍救世大悲心,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圆觉者,慧目肃清,照耀心镜,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慧目者,佛之真空慧目,不同二乘偏空慧目。慧目肃清者,如实见一切法依他起如幻如化,不为外境所乱。如实见一切法,体性空寂,无性随缘圆满成就一切法。不见空,不见有,不见亦空亦有,不见非空非有。如是见,名如来无上见。
照耀心镜者,言佛智也。佛智如镜,如实照知一切。佛如实知一切法缘起性空,无性缘成。空是因缘空,因缘空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有是因缘有,因缘有故,有而非有,非有而有。是故佛无上知者,离空,离有,离亦空亦有,离非空非有。
如是知见,是如来无上知见。故曰圆悟如来无上知见。菩萨修行,唯求开示悟入,如来无上知见。圆悟者,顿根人,一悟一切悟也。
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