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述要
菩萨发愿勤断二障,方是成佛因地。一旦二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入如来圆觉已,则满足无上菩提,究竟涅槃,是名成佛。

    是知菩萨为成佛因地者,须勤断二障也。若不勤断二障,不名成佛因地。此是菩萨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一切众生皆证圆觉者,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也。于本觉地,平等一如,无有差别。

    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

    善知识所教因地法行不同,有的善知识教次第而修,自始至终,循序渐进,便成渐教。有的善知识,直教见性成佛,离言绝虑法门,便成顿教。有的善知识,以圆教诲导,示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令悟入如来大圆满觉,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不假方便,亦无渐次。如是则根无大小,皆成佛果。此是不定性也。不定性者,非众生本觉性地不同。众生本觉性地,无性为性,一切众生平等一如。正以无性为性故,故随缘而有差别。所以有种种分别者,以善知识所教不同。换句话说,众生本觉性地是一,各各因缘不同,而有种种差别,名不定性。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此段经文,经中说名外道性,谛闲大师立为阐提性。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

    众生虽求善知识,但遇到邪见者,未得正悟不能契入佛道。睹斯经文,不寒而栗。未法时期,贤圣难求,愚痴众生,知谁是善知识也。去圣时遥,哀哀无告,能不悲夫!幸我佛世尊,大慈大悲,传留净土法门,执持阿弥陀佛圣号,当万无一失也。

    虽然是邪师过咎,非众生咎,但苦果还须众生自受也。

    是名众生五性差别,总结全文。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前文弥勒菩萨曾问:‘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度诸众生?’今世尊回答,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开发未悟者,开发未悟诸法缘起如幻本性空寂的众生。

    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

    示现种种形相者,如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观众生根机,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示现何身而度脱之。所谓逆顺境界,视众生根性欲,应折服者则折服之,应摄受者则摄受之。对于刚强难调众生,则折服之。对于善性柔顺众生,则摄受之。是谓逆顺境界。

    与其同事,化令成佛。

    同事者,系四摄法之同事摄也。以同事因缘,摄令众生向道。此有约因约果二说,约因曰同行,约果曰同事。于同行中,菩萨与众生,集善同行,离恶同行。世间有谓同行同事者,众生好赌好嫖,菩萨亦与其同赌同嫖,然后度化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违佛意旨的。应知菩萨摄受众生,是集善同行,离恶同行。

    于同事中,菩萨以大悲愿,与诸众生苦事同乐事同。苦事同者,菩萨乘大悲愿,降同众生,自作化他,令众生离苦。乐事同者,菩萨导引众生,增进德业善果,示与己同,令众生得乐。故曰与其同事,化令成佛。

    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菩萨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众生,皆依无始清净大悲愿力。清净愿力,由平等心发。不同世间凡夫,虽云爱众生,实是爱见大悲也。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圆觉经简介 >圆觉经目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