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述要
最后宣示,末世众生求佛圆觉者,应发愿断障。
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增上心者,即精进心也。当发菩萨清净大愿。清净大愿者,普度一切众生之平等大悲愿也。
上求圆觉者,是上求佛智。发清净大愿者,是下化众生。菩萨成佛,以度众生为根本。犹如清净宝莲,以污泥为根本。
愿我今者以下,发愿遇善知识,莫值遇外道及与二乘。外道者邪见,令众生堕落。二乘人只求自度,不兴化道,灭佛种子。
依大悲愿而修行者,发清净愿也。并且勤求断除事理二障。一旦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解脱清净法殿者,即证大圆觉妙庄严域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
堕落于生死若能断憎爱及与贪嗔痴不因差别性
皆得成佛道二障永销灭求师得正悟随顺菩提愿
依止大涅槃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示现入生死
现在修行者及末世众生勤断诸爱见便归大圆觉
偈颂均同长行所释,不另。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本所不见本所不闻。我等今者蒙佛善诱。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清净慧菩萨,具仪启请。先叹如来功德,并申受益。不思议者,在心曰思,在口曰议。此清净圆觉,言亡虑绝,非思所能知,非言所能及,故曰不思议。
不思议‘事’者,众生以贪染故,落入生死。然而虽起贪染,而圆觉依然清净,是染而非染也。虽然圆觉清净不动,而众生生死宛然,是不染而染也。如此染而不染,不染而染,此事诚不思议。
如此不思议事,我等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蒙佛善诱开示,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愿为一切诸来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令末世众生闻此圣教随顺开悟渐次能入。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请佛世尊,愿为诸方来此会,求法之众,重宣法王大圆觉,开悟得益之次第。
因为圆觉平等一味,凡得之者,理应相同。若得者相同,应无众生、菩萨、如来等,位次之差别。今实有众生、菩萨、如来等之差别,想圆觉性虽然平等,当有证入地位之不同也。请佛开示,令末世众生,随顺开悟,渐次能入净圆觉。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世尊赞清净慧菩萨曰,善哉善哉!汝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请问如来渐次差别。令修圆觉者,自知进步程度,及证入之地位。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
圆觉自性,横遍竖穷,无欠无余,等同虚空,非性性有。
圆觉自性,以无性为性,既是无性,故曰非性。然无性方能随缘,以随缘故,现诸差别。既然法随缘而有,便无自己体性。故无性方能随缘,随缘正是无性。如果缘起外另有无性,则此无性便是断灭。以无性随缘而现有故,所以说非性性有。
性起与缘起,略有不同。欲令众生悟入性起,故以方便先说缘起。众生若知缘起性空,便可会入性起矣。
举例言之,海水因风起浪,此是借风缘起。然浪由水成,无水则无浪。浪是水相,水是浪性,此是性起。
若会性起,则知水性不动。万重波浪,无非假相。是知波浪非实,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