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述要
锽者,声音也。犹如钟中之声音,扣之则出。不但不被钟体所碍,反能受用钟体。
烦恼涅槃,不相留碍。
烦恼者,生死也。生死涅槃,不相留碍。
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界。
‘生’灭曰灭,生灭俱灭曰寂灭。寂灭而后,一切无碍,故曰寂灭轻安。此是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谓此寂灭境界,即妙觉随顺也。
仁王经说五忍,即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三贤菩萨是伏忍位,初二三地是信忍位,四五六地是顺忍位,七八九地是无生忍位,十地妙觉是寂灭忍位。故云妙觉随顺寂灭境界。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此寂灭轻安,离于我人众寿相。无我相无人相,故曰自他身心所不能及。无众生相,无寿命相,故曰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浮想者,妄想也。
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禅那已略见前释,今更解释之。定慧双运曰禅那,寂照不二名禅那。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常照而寂,常寂而照,是名禅那。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此三法门者,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皆是圆觉亲近随顺,皆是修习圆觉因地法行也。
以是如来本起因地法行故,所以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修习无量法门,或同或异,但是归纳起来,皆依如是三种事业──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
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圆证者,见幻即离,离幻即觉,不假方便,亦无渐次。如此圆证,无有分别,无佛无生,无无佛无无生;无生死无涅槃,无无生死无无涅槃;无烦恼无菩提,无无烦恼无无菩提。离尽诸幻,即名圆觉。
善男子!假使有人以下,系较量功德。假使有人修于佛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何故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不如一刹那顷随顺修习圆觉呢?因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
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寂静奢摩他
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
如彼器中锽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
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道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偈颂义如长行所释,不另。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辩音菩萨请问于佛,菩萨依此三种方便修习圆觉,有几种修习?因为佛说过,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究竟于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呢?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菩萨启请,佛允为答。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